正文 第22章 誰家女兒樓上頭(1 / 2)

熹妃自從上個月就害起了頭痛的毛病,坐久了頭暈耳鳴,就立即得躺下,可躺久了又得坐起,足足持續了一月有餘。紮針服藥稍有起色,前些日子四阿哥被大雪困於太行山內,又整日憂思過度,傷身傷神,病情又重了許多。

因著今兒是命婦進宮的日子,熹妃才勉強打起精神梳洗打扮,隻進了一碗細米羹,就有太監通報說富察福晉帶著女兒來了。

這富察氏為滿洲鑲黃旗,先祖自大清開國以來立國汗馬功勞,可真真算是京城裏的名門望族。聖祖爺在時,時任議政大臣的富察米思翰就曾做過七年的戶部尚書,掌管國家的財政大權,他曾大力支持聖祖爺的撤藩政策,深受聖祖爺器重。如今這位富察福晉正是米思翰第四子富察李榮保的嫡福晉。李榮保位居察哈爾總管,其兩位長兄馬齊與馬武,都是當今朝廷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馬齊曆相三朝,抒忠宣力,端謹老成,領袖班聯,名望夙重,舉朝未有若此之久者;而另一位馬武,曾任都統、領侍衛內大臣,官居一品,位極人臣,多年報效朝廷,被萬歲爺稱為“聖眷最渥之人”。這李榮保有多子多孫之福氣,年過半百,膝下便有九兒一女。

今日跟著富察福晉進宮來的便是這唯一的一個女兒,又是嫡福晉所生,在家中排行第八,自然寶貝得跟眼珠子似的。

富察家與熹妃交往甚密,聽得熹妃纏綿病榻已有月餘,忙托了人從西北極寒的雪山上采來千年人參,令富察福晉在命婦朝拜之時獻上。

熹妃待富察家一直極為客氣,聽得人來,忙命人撤下碗盞,賜了座。

論年歲,富察福晉要比熹妃年長,可保養得卻是極好,身著石青色繡蟒朝服,頭戴珠冠,極為端莊。

“娘娘,這是上好的千年人參,益氣補血,對您的身子調養很有效。”富察福晉捧上一隻木盒,熹妃亦未打開,就命貼身宮女林溪接了過去,笑著說道:“福晉你太客氣了,本宮待在宮裏,平日裏不能與你們這些親戚朋友多走動,你難得進宮一趟,還帶了這樣貴重的東西。”

“隻要娘娘您鳳體康健,也就是我們的福氣了。”

熹妃抿嘴一笑,到底是年輕,唇上塗著豔麗的唇脂,嫣然一笑隻覺風華流轉,並不顯病中的孱弱之態。她早就注意到與富察福晉一道進來的女子,穿著瑩白的木蘭青雙繡緞裳,更襯得麵容潔白如玉,腰肢那裏卻不贏一握,瘦瘦削削,真真似一枝木蘭。熹妃見了,心裏已經有了七八分喜歡,笑道:“這孩子就是傅瑩?”

女子低頭微笑,臉上卻已經泛起一層紅暈,隻見她不慌不忙提起裙擺,緩緩跪下磕頭請安道:“臣女傅瑩,叩見熹妃娘娘。”

“快起來,好孩子。”熹妃忙讓林溪摻了傅瑩起身,自己倒伸出一隻手,露出玉質鑲金花的護甲套。傅瑩見了,忙幾步上前,牽了熹妃的手。熹妃拉她坐在軟榻上,榻上鋪著極厚的貂皮絨毯,傅瑩隻覺得身子一下子陷了進去,而熹妃娘娘就在身前,她不敢抬頭,隻覺得有一股香氣撲鼻而來。

“好孩子,抬起頭來。”熹妃輕輕地握著傅瑩的手,她的手腕上戴著一隻極細的羊脂玉鐲,白膩的玉色,熹妃卻覺得那隻手與這玉鐲渾然一色,近前一看,倒真覺得是個難得的美人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