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是產業工人集中的地方,對造就雷鋒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雷鋒並沒有當上他渴望已久的鋼鐵工人。分配工種時,人事部門查看了雷鋒的檔案,考慮到雷鋒在湖南望城開過拖拉機,有一定的技術,便分配他到鞍鋼化工總廠洗煤車間當翻車機手。可是雷鋒還是想不通,他找到車間主任說:“我來鞍鋼是煉鋼的,我的誌願都填在表上了,為什麼把我分配到洗煤車間來當翻車機手?”
車間主任是位老工人,很喜歡雷鋒這種直爽、坦率的性格,他親切地上前拍了一下雷鋒的肩膀說:“你初來乍到,還不了解煉鋼的複雜過程,讓你開翻車機就是為了煉鋼啊!就拿咱們洗煤車間來說吧,如果每天不把大量的煤煉成焦炭,煉鐵廠的高爐能煉出鐵來嗎?如果不把大量的煉焦時產生的煤氣輸送到煉鋼廠去,他們怎麼能煉出鋼來?所以,大工業生產就像一部機器,每個人,每個車間,每個工種,都是這部機器上的零件和螺絲釘,誰也離不了誰。你想想,機器少了螺絲釘能行嗎?”
是啊,無論多大的機器,可隻要缺少了一枚哪怕是小小的螺絲釘也是不能轉動的!雷鋒忽然悟出了這個道理。
雷鋒懂得了自己工作的意義,思想踏實了,就歡快地幹起來。
用翻車機推煤,有時會把一些泥土鏟到煤裏。本來,鏟進一點泥土不算什麼,可雷鋒認為,別小看這一點泥土,摻在煤裏就會影響煉焦炭的質量,焦炭的質量不好,就會影響煉鋼鐵,這可不是小事情。因此哪怕是鏟進一點泥土,他也要細心地挑出來,扔到一邊去。他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感動了許多人。
冬天開翻車機,最難的是檢修、清洗發動機。雷鋒學會了檢修就不讓師傅動手了。他每次都爭搶著鑽到車盤底下,仰著身子打開檢示器,再仔細清洗發動機,幹完了從車盤底下爬出來,作業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值班主任打心眼裏佩服這個要強的小夥子。在一次班會上,他表揚了雷鋒勇於克服困難的革命精神,讓大家向他學習。
就在這段時間裏,洗煤車間為老工人組織了一個業餘文化夜校。當時缺少語文教師,雷鋒就主動要求去兼職。每次上課之前,他總是提前到教室,先把桌椅擦得幹幹淨淨,然後再講課。
雷鋒在洗煤車間工作了九個多月。三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五次被評為車間紅旗手以及職工夜校優秀兼職語文教師,還出席了鞍鋼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成為鞍鋼的知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