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理解父母表現在細節中(1)(1 / 3)

陪聊

母親喜歡和我聊天,她從鄉下老家來,家鄉的新鮮事稀奇事,她都說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我給她聊聊城裏的怪事趣事,她也很喜歡聽。

但我沒有多少時間陪母親聊天,因為一家人的生活擔子全壓在我一個人身上,吃飯穿衣要錢,孩子上學要錢,母親身體不好,看病吃藥要錢……我的工資不夠用,隻好把業餘時間用上,幹第二職業。

我的第二職業是陪聊。在我居住的城市裏,這是一門新興的職業。

那天我去職介所,職介所的工作人員對我說,有一個阿婆,單身一人住,生活得很孤單很無聊,想找個人晚上陪她聊聊天。按小時計費,每小時10元,工價不錯,隻是阿婆對人很挑剔的,以前介紹過幾個,沒幹幾天就被她辭了,現在正缺人。

說實話,我不喜歡這份工作:跟一個素不相識又對人很挑剔的老太婆聊天,能有什麼好滋味?不過看在錢的份上,我還是去了。

還好,阿婆對我印象不錯,她喜歡的話題我能聊,我說的東西她也喜歡聽。第一天晚上去,她讓我一直陪她聊到了深夜。我一個晚上掙了五十塊錢。

回到家裏,母親還沒有睡,她一個人坐在廳裏等我回來,一副孤苦伶仃的模樣。我坐到母親的身邊,想陪她說幾句話,剛坐下就被她催走了:“鍋裏熱著飯,快吃一點睡覺吧!明天一早還要上班。”

此後,我每天晚上都去陪阿婆聊天,母親也總是要等到我回來才睡。

阿婆是個很有錢的人,她的家很氣派富貴,家裏還雇了保姆。她給我付工錢也很大方,一般情況下,她11點鍾就要準備睡覺,我陪她聊的時間隻有四個小時,但她每次都是給我一張五十元的大票,並說:“不用找,明天再來。”

職介所的人跟我說過,阿婆當天給陪聊者結清工錢,如果她沒有說下次什麼時候再來,那實際上就是把你辭退了。

這樣的日子大約持續了三周,她家裏除了保姆和我之外,從不見有外人來過。後來有一天晚上,來了一個青年人,那青年人是開著轎車來的,保姆去開門,把他領進來。他進了客廳,開口叫她:“娘。”給了她一遝票子,在廳裏坐了幾分鍾,說了幾句話就走了。

我很奇怪,因為我從來沒有聽阿婆說起她有個兒子,還一直以為她是個孤寡老人呢。我問阿婆:“他是你兒子嗎?”阿婆說是。“他家離這裏很遠嗎?”阿婆說:“不遠,就在本市,本區。”我越發地奇怪了:“離你這麼近,又有車,怎麼……”

“你是說,怎麼不來看我,陪我說話?”阿婆的臉上掠過一片陰雲,“因為他太有錢了,他的一個鍾頭值一百塊錢。”

那天從阿婆家裏出來,一股冷風撲麵而來,讓我一連打了幾個寒戰!原來我總以為,我的母親是天底下最可憐的母親,他的兒子沒有錢,所以連和她聊聊天的時間也沒有,想不到還有另外的一個母親,他的兒子因為有了太多的錢,也沒有時間坐下來陪她聊天。

女兒的愛

有一對父女,“文化大革命”期間,父親是被批成是“反革命分子”,女兒是小學三年級學生。有一天,學校裏召開階級鬥爭批鬥大會,父親被同學們揪進會場。班長命令他站在條凳上,低頭彎腰,雙臂向後伸直,更絕的是,點名讓他的女兒上台發言。女兒慢慢地走向講台,眼裏含著淚背了段毛主席語錄,然後便是沉默。

班長無法忍受這種長時間的沉默,帶領同學們一遍遍地高呼:“打倒反革命分子林之清!”然後不斷地催促女兒徹底揭發林之清的反革命罪行。女兒被退無奈,終於,一步一步地向父親走去。同學們屏聲靜氣等待一場更加刺激的“好戲”,有的人甚至激動地站了起來。隻見女兒走近父親,踮起腳尖,把父親脖子上掛的反革命木牌正了正,並順手在他父親的下巴上迅速地摸了一把。因為,他父親是個講究儀表的人,他的習慣就是撫摸自己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