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嚴秀《豫陝川行小紀》關於漢武帝的一節後,對這個曆史人物發生興趣,想從《史》《漢》中印證一下。印證的結果也是“三七開”,不過是“倒三七”。
破格起用奴隸出身的衛青為大將軍,一打就打出了北邊幾千裏江山。對於我這個有點沙文主義的人來說,這當然是件好事。
實行“推恩令”,使分封的王侯不能世襲罔替,鳳子龍孫也有做平頭百姓的一天。雖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中央集權,但對於我這個有點反特權情緒的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除了這兩件,可以評功擺好的就不多了。
起用了一個衛青,埋沒了一個李廣。正一加負一,在用人這項上隻能等於零。
開疆拓土可以算是帝王的“功業”,可是“邊庭流血成海水”,也不能一點不考慮兒子或丈夫被送去填了血海的父母親和妻子們的感受。而最大的負數莫過於濫殺人,《漢書·刑法誌》:
孝武即位,外事四夷之功,內盛耳目之好,征發煩數。窮民犯法,酷吏擊斷奸軌不勝。於是招進張湯、趙禹之屬,條定法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條,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決事比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書盈於幾閣,典者不能遍睹。
大辟者,殺頭也。四百零九條法律,一千八百八十二款刑名,一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件判例,挨著一點邊就要殺頭。張獻忠不過七殺,這位皇帝老子卻要千殺萬殺,一殺就是幾萬。《漢書 · 武帝紀》:“元狩元年十一月,淮南王安、衡山王賜謀反,誅,黨與死者數萬人。”殺自己人也同樣下得手。光是這一條,就夠七分光了。
個人品德的印象分也隻能打負數。《史記考證》說,司馬遷作《史記》,武帝“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後坐舉李陵降匈奴故,下太史公蠶室”。狠毒殘酷地虐害知識分子,隱秘的原因不過是知識分子沒有山呼萬歲,滿足他一己的虛榮心。這難道能給天下後世留下一點點好印象?
對自己的妻子阿嬌,先是以金屋貯之,另有新歡後把她往長門宮一送,讓她一輩子養病。後來“愛”了個李夫人,她死後據說還有些懷念,為了白日見到她的鬼魂,成億萬地浪費民脂民膏,求巫禱神不靈又把替自己禱求的方士殺掉,連做了自己女壻的欒大也難逃腰斬。這難道又能給天下後世留下一點點好印象?
嚴秀從嵩山柏樹“大將軍”“二將軍”的封號,看出了皇帝老兒的信口開河知錯不改,跳出了從古至今寫秦皇漢武的窠臼,鞭辟向裏,深得我心。題詩二章,聊以相贈:
能令家奴擁鉞旄,賢賢將將足稱豪。
功勞蓋世推恩令,罪惡滔天大辟條。
霸上無勳嗬李廣,長門失眷鎖阿嬌。
嵩山柏樹年年老,留與遊人說漢朝。
好大喜功雄主事,飾非拒諫獨夫心。
抗胡一打三千裏,見鬼虛拋億萬金。
壯誌敢追秦始帝,衰年隻要李夫人。
王朝曆史重新寫,豫陝川行感慨深。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