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書社編輯十餘人,年出書不過百種,在出版界這支宏大的交響樂隊中,隻是個打邊鼓的小腳色。正因為腳色小,我們不能不努力打出自己獨特的點子和音色;否則南郭吹竽,有我不多,無我不少,小小的出版社就沒有立足的餘地了。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將盡力保持自己出書的特色,概括起來是兩句話:用新的方法來整理古籍,用新的觀點來選印舊書。古籍指傳統的經史子集,舊書指近代(一八四〇至一九四九)和台灣的文化學術著作。湖南近代以前文獻足征者不多,故隻能以近代為主。
一九八八年是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的一年,今之讀者來讀古籍舊書,回首過去隻能是為了走向未來。我們將在《鳳凰叢書》、《舊籍重刊》、《舊譯新刊》中,向時代精英貢獻羅家倫譯《思想自由史》、陳望道序《愛的成年》、薩孟武著《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溫永寧著《一知半解》等一批名著。這些書記錄了一九一九至一九四九年整整一代人追求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努力。他們的徘徊和蹉跌,不應被簡單地蔑視而是值得總結和深思的。還有周作人的著作,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署已批準印行,當然也屬於此類。
在古籍整理方麵,我社的《走向世界叢書》被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李一氓譽為“近年來所見到的整理古文獻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學性和創造性的一套叢書”,這是因為我們能突破傳統的方法,不搞煩瑣的注釋疏證,而是下功夫廣搜博采,分類重纂,詳編索引,撰寫導言,“化腐朽為神奇”,將傳統文化的積澱解析為對現代化進程有參考和反思價值的資料。今年我們將認真推廣這種方法,出版好幾種全集和叢書。
為了爭取給最大多數讀者服務的機會,本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在一九八八年中將增出十種,保證人們能“以最少的錢,買最好的書”,歡迎廣大讀者選擇、比較。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就是形勢。形勢既已大好,吾人自不容懈怠,願與全國同胞共勉。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
一九八八年元旦,《文彙讀書周報》刊出“全國有影響的十家出版社”負責人的文章,此為其一。題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