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男孩與山貓(1)(2 / 3)

今年的日子對山貓來說,是比較艱難的,因為以往常見的食物都不見蹤影,例如野兔、青蛙和魚等。導致這種原因出現是因為去年異常的天氣狀況。秋天的瘟疫讓野兔失去了生命,而冬天的暴雪和冰凍天氣,則讓鷓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災難。初春的暴雨又吞沒了無數小鵪鶉的性命。接連的暴雨讓水位上漲,魚和青蛙的活動空間更加寬廣,因而連山貓也難以捕捉到它們。山貓媽媽因為捕捉不到什麼好吃的,隻能眼見著身體一天天消瘦。

山貓媽媽的消瘦還不要緊,它的孩子們更是吃不飽,山貓媽媽為了照顧孩子,不得不縮短自己的捕獵時間,從而又滋生了另一種負擔。

野兔是山貓最喜歡的食物,在以前,一天捉獲50隻野兔對山貓媽媽來說不在話下。可是這過去的幾個月,別說是捕獲野兔了,山貓媽媽連野兔的影子都沒見到,可見山貓媽媽現在的生活有多窘迫。

有一天,山貓媽媽抓住了一隻被樹洞陷井困住的紅毛鬆鼠。還有一天,山貓媽媽就靠著一條味道極其糟糕的黑蛇充饑。當山貓媽媽一無所獲的時候,它的心情很糾結,因為它將麵對那些可憐兮兮的孩子,卻沒辦法回應它們的渴望。為了孩子們,山貓媽媽隻能鋌而走險。有一天,一隻全身披著黑色毛發,體型龐大的豪豬進入了山貓媽媽的視野裏,山貓媽媽很早就知道豪豬的厲害所在,要不是形勢所逼,山貓媽媽是絕對不會去攻擊豪豬的。山貓媽媽冷靜地瞄準豪豬,找準機會迅速朝豪豬的鼻子撲過去,可豪豬也不笨,它迅速把頭縮進去,然後甩動起自己的武器—尾巴。山貓媽媽隻能忍痛接受偷襲失敗的結局。

那天,山貓媽媽隻捕獲了一隻青蛙。第二天,山貓媽媽再次出去捕獵。這一天,它聽到叢林深處有一種動物的叫聲傳來。因為山貓媽媽以前並未聽過這種聲音,所以它顯得格外小心。或許是山貓媽媽所處的位置原因,它越往聲音的方向走去,越是聞到一股奇怪的味道,而耳朵所聽到的聲音也越來越奇怪。當山貓媽媽走到一片空地上時,它見到兩個巨大的洞穴出現在空地中央。洞穴是在小土堆上,用木頭砌成的,而周圍有許多的鷓鴣正在悠閑地散步。其實說是鷓鴣,更像是類似鷓鴣的動物,因為它們的體型都比普通鷓鴣要大,羽毛顏色也很是鮮豔奪目。

山貓媽媽看到這番景象,不禁興奮起來。滿眼的食物就在眼前。山貓媽媽迅速調整姿勢,做好伏擊準備,它壓低身子,小心地往前挪動著,一步步靠近獵物。今天的它,心裏想的隻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帶走其中的一隻回去做食物。山貓媽媽告訴自己,這次絕對不能有任何失誤。為了這次的捕獵成功,山貓媽媽決定要為此犧牲自己的捕獵時間,哪怕是一整天的時間。

從洞穴到山貓媽媽所在的位置,其實也就隻有一小段距離,隻要一個飛跳,很快就到了。但是山貓媽媽為了捕獲的成功,竟爬了一個小時。它先靠近樹樁,再從樹樁爬到灌木叢,又慢慢接近草叢。而此時,那些類似鷓鴣的動物還沒有意識到危機就在身邊,隻顧著盡情嬉戲。

雖然其中有段時間,它們好像覺察到危險的存在,但是卻發現這種擔心似乎是多餘的,於是它們就繼續悠哉地散步,絲毫不再害怕。山貓媽媽感覺,現在隻要出手,就一定能抓到它們。為了心愛的孩子們,山貓媽媽現在很是激動。很快,它被一隻渾身帶有純白羽毛的“大鷓鴣”所吸引,雖然那隻鷓鴣並不是離山貓媽媽最近的,但是山貓媽媽還是被那隻大鷓鴣的羽毛吸引住了。

麝鼠的洞穴四周是一片空地,而往外就是茂盛的雜草,橫亂的樹幹和高低不一的樹樁都隨處可見。那隻白色的“大鷓鴣”就站在雜草堆後麵。一隻紅色羽毛的“大鷓鴣”則站在雜草堆上,歡快地唱著歌,炫耀它的歌喉。為保險起見,山貓媽媽又一次把身體壓低。還以為白色的“大鷓鴣”感覺到什麼,但是它並沒有走,還是留在那兒,在陽光下閃著光的白色羽毛甚是美麗。山貓媽媽慢慢地、一點點地挪動著,以一根木頭為遮擋物,山貓媽媽挪動到它的後麵,雖然那根木頭沒有想象的那麼粗,甚至沒有它的脖子粗。但山貓媽媽知道,隻要它能挪動到灌木叢那邊,它就能夠從雜草邊上做一個跳躍,成功捕獲獵物。山貓媽媽似乎都能幻想到獵物被咬在嘴中的那份甜美感,它現在心情極度激動,兩眼冒著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