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使我想起了一位進城做生意的農民,做了幾個月生意失敗了,他又帶著家人回去種田。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農田已經被幾個放養鴨子的人在上麵建了鴨棚,他走之前種的莊稼早已被毀的不見影兒了。可是那一群鴨子卻使他的田地變得非常肥沃,裏麵生了好多好多蚯蚓。他不禁轉憂為喜,他將蚯蚓挖出來拿到省城賣給那些專門作魚餌生意的人,並且還跟人簽下了專供蚯蚓的合同。他也就在他那塊被毀的田裏“種”起蚯蚓來,竟然比種莊稼收入高多了。
假若那個美國農民隻知道麥子值錢,而不知道印有“麥田怪圈”圖案的T恤更值錢,那些被毀壞的麥子豈不是真的被毀壞了?他哪裏會因此而賺來更多的錢?假若那個農民隻知道稻子值錢,而不知道蚯蚓更值錢,他那塊被毀壞的農田豈不是真的會分文無收?他哪裏還會因此而找到一個生財竅門呢?
最近又看到一條消息,說土耳其的一個農民突發奇想,讓外國遊客替他采摘田裏的棉花,搞起了一種別有情趣的“代勞旅遊”。這個名叫尼茲蒂爾克的農民在廣告上說:旅客隻要花上三十歐元,就可以享受一次特別的度假經曆——在他的田裏摘棉花,參加勞動競賽,獲勝者可以贏得當地的一瓶紅酒,其餘的則有一件T恤作為紀念。盡管這種旅遊很累人,但是參加的人大都很興奮。自然,那些旅客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毀壞了一些棉花。但這項活動卻在短短的時間內為尼茲蒂爾克帶來了一萬三千歐元的收入——而他的那些棉花就是一點不毀壞,也隻能為他帶來兩千歐元的收入。
可見,在當今社會,一個人若隻將眼睛盯在自己做的東西上麵,而不關心和了解別的經營門道的賺錢策略,那他就很容易在意想不到的災禍和挫折麵前一籌莫展,在一成不變的經營中無所作為,也就談不上突發妙想轉敗為勝大賺其錢了。想象這三個事情,被“毀”的都是自己原有的事業,但轉身一想,在自己固守的事業旁就有一條成功的捷徑,隻是我們往往專注於原先的事業,忘了環顧周圍看一看。
為生命而舞
◎文/小羽
我們不該為人生的苦難和生命的短促而歎息,相反的,應該為人生的幸福和生命的持久而慶幸。
對少年裏奇來說,生活是毫無樂趣的苦差事。裏奇一出生就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髒病,而且隨時有生命危險。
長到14歲,裏奇意外地得到一個做心髒移植的機會,有人匿名捐出一顆健康的心髒。當裏奇的父母因手術費用的高額及危險性還有所遲疑時,他卻毫不猶豫——對於一個渴望過正常生活的孩子來說,無論冒什麼風險都值得!
手術過程倒還順利,但意想不到的是,沒有多久,裏奇就出現了排異反應,還伴隨有嚴重的肺部感染。因此,尚未恢複的他被送進特護病房,醫生們日夜為他輸液、打針、用藥,還在他身上插滿各種儀器導線進行全天候監護。
那可不是什麼輕鬆的事兒,很多成年人都會感覺苦不堪言,但裏奇卻咬牙堅持了下來。過了幾天,他的病情稍微穩定了一些。可不等大家鬆一口氣,他的第二輪排異反應又來了。
接著,是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短短數月,裏奇熬過了無數輪排異反應,他內心的決心也不知不覺地消退了,黑暗看起來仿佛根本沒有盡頭。
裏奇忍不住問醫生:“還要經過多少次,我的痛苦才算結束呢?”醫生告訴他說:“有的人隻需挺過一兩次就能完全恢複,而有的人,即便挺過了六七十次排異,最後也沒能活下來。要知道,排異次數的多少與患者存活的希望通常成反比。”
剛剛熬過新一輪排異的裏奇躺在病床上,沮喪得連哭泣的力氣都沒有,他的心幾乎降到最低穀。如果說,以前他還因為求生的本能而在拚命努力的話,那麼現在,他唯一的念頭就是想一了百了。有時候,死亡對自己、對別人都是解脫。
抱著這樣的心態,裏奇開始消極對待治療。凡是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個虛弱少年的信心正在一點一點地垮掉。
有一天,裏奇正鬱悶地躺在病房裏,忽然聽見隔離玻璃外有人喚他的名字。一扭頭,他看見一個陌生的婦女,正微笑著打招呼:“嗨,我是詹姆斯太太,不久前我的兒子也住在這間病房。那時我們每天就這樣隔著玻璃聊天,他從病床床頭能看見窗外的槭樹梢,上麵有一些蝴蝶蛹。你能否告訴我,現在樹梢上還有幾隻蛹?因為我兒子很希望知道。”
詹姆斯太太的話勾起了裏奇的好奇心,他側過身,果然看見窗外露出長滿綠葉的槭樹枝,枝莖上附著一些蝴蝶蛹。數了數,一共十個,不過有九個已經裂開,於是他說:“太太,恐怕隻剩下一個蛹裏的蝴蝶還沒有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