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濤
物盡其用,發揮極限,成功的秘訣,就這麼簡單。
吳作仁,本來隻是鄭州市的一位普通的退伍兵。1992年他辭了職,到北京闖天下。吳作仁既沒有北京戶口,又沒有高學曆,但他有力氣,他決定用自己的力氣來做第一筆投資——他當了一名送奶工。很快,他靠自己的努力,成立了自己的“鑫丹妮”送奶公司。由於他堅守誠信,服務優質,至2000年初,他的公司已有了20萬個家庭訂戶,而且,他們的客戶還以每月近萬戶的速度遞增。這在北京近2000家送奶公司中,應該說是個奇跡。
2000年8月,吳作仁偶然聽到開廣告傳播公司的朋友抱怨生意不好做,網絡成本太高,而客戶出價太低。他突然想到,公司現有的20萬個家庭訂戶,不就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網絡?這張網隻用於送奶實在是太浪費了,為什麼不以此為載體,在送奶的同時,兼做廣告傳播呢?於是,鑫丹妮廣告傳播公司正式成立了。公司的廣告傳播人員幾乎全南送奶工兼任,吳作仁就這樣利用不變的資源,轉眼之間讓業務由一拓展為二。
接到第一筆業務後,鑫丹妮的網絡優勢便顯現出來了,那部做了廣告的公司的電話幾乎要被打爆,滯銷的產品不到半個月就銷售一空。很快,許多人都知道了“鑫丹妮”這家“新傳媒”的傳播影響力,找上門來的客戶與日俱增。
初戰告捷,吳作仁決定以送奶網絡為載體,兼營更多業務。隨後,鑫丹妮公司與一些商場合作,進行電子商務配送;創辦了《e生活廣告》雜誌以及鑫丹妮網絡技術公司。這些新業務,都是依托於鑫丹妮公司的奶品遞送這張巨型大網鋪開的,但這些建立在送奶的基礎上的業務,其利潤卻遠遠超過了送奶的利潤。
由於鑫丹妮公司的業務越拓越寬,規模越來越大,市場影響力也日益強大,市民也因此更加信賴鑫丹妮公司,越來越多的訂奶客戶加人到“鑫丹妮”這張巨網中,整個公司因而形成良性循環,訂奶客戶已近30萬戶,員工也從1997年的3個人發展到現在的2800餘人,資產由最初的2000元猛增到現在的1.5億元。
2001年12月,鑫丹妮公司被評為第三屆全國文明社區貢獻大獎,吳作仁也榮獲“北京市十佳外來青年”稱號。
吳作仁能夠走向成功,首先在於他能從送奶這一低微的行業中發現了其中蘊藏著的巨大商機。但如果他僅是守著送奶公司做下去,那麼他到現在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名百萬富翁。與常人不同的是,他發現了送奶這一網絡的其他用途,並將之利用到了極限,誰能不佩服他的智慧?
一艘船,除了用它載人,還可以用它運貨;一張網,除了用它捕魚,還可以用它網鳥。物盡其用,發揮極限,成功的秘訣,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