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時,文彥博任益州(今四川成都)知州。一次,天下起了鵝毛大雪,氣候寒冷,文彥博在知州府裏,大擺宴席,宴請好友、同僚。知州府裏,樂鼓喧天,歡笑無比,宴席直到夜深人靜、星鬥滿天仍未結束。
這時,呆在外麵的隨從已是滿腹牢騷,裏麵在飲酒作樂,而他們卻在寒風中受凍挨餓,大家議論紛紛,其中一位隨從吵吵嚷嚷道:“弟兄們,長官們在裏麵舒服得很,而咱們卻在外麵受罪,連個炭火取暖都沒有,咱們把水井上邊的亭子拆下來烤火取暖吧。”
另一位隨從道:“這是知州府,把亭子拆了,大人會出來責怪咱們的。”
這位隨從答道:“怕什麼,他出來責怪咱們才好呢,我們還要找他呢。”說完,他就帶頭拆起水井上邊的亭子。
他這一動手,別的隨從也跟著拆開了。轉眼間,一座亭子被拆得七零八落。大家把拆下的木料堆放在一起,點起了火,並氣勢洶洶地注視著客廳門口,等著文彥博出來。
一位軍校見隨從把亭子拆掉,點起了火,連忙跑去告訴文彥博,在座的賓客們一聽,都嚇壞了,一旦外麵的人鬧起事來,說不定自己還有生命危險呢。
文彥博聽後,放下手中杯子,慢慢地說道:“天氣也實在太冷了,一個亭子算什麼,讓他們拆了燒火吧,明天我叫工匠再來造一座便罷了,來,來,大家繼續喝酒。”
賓客們見文彥博不慌不忙,鎮定自若,便放下心來,繼續飲酒。外麵的隨從們一直在等著文彥博出來訓斥他們,這樣,便可找個借口,大鬧一場,出口怨氣,但沒想到文彥博不僅沒有訓斥他們,而且竟還來了個順水推舟,對他們拆亭取暖表示理解。眾隨從見沒了鬧事的借口,都泄了氣。
第二天,文彥博查問出最先拆毀井亭的那個人,打了他一頓,把他遣送回鄉了。
由於文彥博能審時度勢,順水推舟,一場可能出現的鬧事被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