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
曾在故鄉(浙江餘姚)創立陽明書院,後世學人均尊稱陽明先生。他當兵部主事時,因反對宦官劉瑾,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還被打了五十大板。
龍場驛丞離京城有萬裏路遠,是人煙稀少的荒涼之地。王守仁離別京城,啟程前往貴州赴任。一日,他行到浙江錢塘江附近,其仆人報告說,劉瑾已派人追來,要在半路上劫殺他。
王守仁說:“不要緊張,我想劉瑾不會這樣做。”他嘴裏雖然這麼說,心裏卻早有了主意。
第二天清晨,仆人發現王守仁失蹤了,在其枕邊看到一張紙,上麵是王守仁寫的絕命詩。仆人猜想王守仁可能會去投江自殺,他連忙追到江邊,發現江麵上漂浮著衣帽雜物,讓人打撈起來,一看,果然是王守仁的東西。王守仁投江自殺的消息不脛而走。劉瑾派來刺殺王守仁的殺手聽到這消息後,忙去江邊驗核王守仁遺下的東西,確認無異後便回去覆命了。
此時,王守仁卻早已渡過錢塘江,奔向福建,後來在武夷山隱居起來,躲了一陣子,才去貴州龍場驛丞。原來,王守仁故布疑陣,掩人耳目,使人相信他已身亡,而自己卻換上道袍趕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