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將軍年羹堯(?—公元1726年),在雍正帝時,率兵征討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立有大功。
西寧至哈達河這條路是當時通往青海的天險。叛軍占據河口安營紮寨,堵住清軍去路,雙方相持半月之久。一天,年大將軍派手下偵察有無其他通往西寧的路,過了半晌,偵探回報說:“前麵有一條名叫塌子溝的小路可以通往西寧,叛軍在那裏又無設防,隻是溝寬且淤泥很深,恐怕難以安全渡溝。”年羹堯聽後,親自來到塌子溝勘查,拿一根長竹竿試探,也不知淤泥有多深,又仔細察看了溝對麵的情況,然後返回駐地。
隔了一天,大將軍傳令明晨進兵,要求每個士兵各帶一塊木板,一捆茅草,違者斬首。第二天淩晨,年大將軍率兵抵達塌子溝畔,命令兵士把木板和茅草拋進溝裏。於是,兵士們遵令先把茅草擲進淤泥溝,再把木板鋪在上麵,大軍便安全地渡過塌子溝。叛軍以為這裏是萬難飛渡的天險,沒有設防,而把精力全集中在右哈達河。結果,年羹堯率領清軍進兵西寧,叛軍不戰而潰,平定了青海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