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輕型鐵甲艦根本就轟不爛啊,因為西麵城牆上總共也就二十門紅夷大炮,他們操控火炮的技術還不怎麼樣,而且他們還要冒著雨點般的炮彈裝填彈藥,瞄準開炮,那效率和準頭可想而知,基本上一輪下來能有一兩發炮彈轟中明軍的輕型鐵甲艦就不錯了,而且明軍的輕型鐵甲艦中彈之後根本就沒什麼反應,甚至連炮彈大的窟窿都沒有,這怎能不讓人絕望!
更令他絕望的還在後麵呢,明軍的火炮轟擊好像就沒有休止一樣,一連轟了幾個時辰都沒有半點停歇的跡象,而西麵城牆上的二十門紅夷大炮才轟擊了幾輪就全廢了,城牆也被轟得到處都是洞,更為可怕的是,有些炮彈直接從城牆上飛過,飛進了城裏,阿瓦城西數裏範圍內到處都被轟得七零八落,城西的平民百姓都拚命往城東躲,整個阿瓦城都亂套了。
他隆王並不是個意誌堅定,不怕死的英雄,他真被明軍這猛烈的炮擊給嚇壞了,這樣下去,就算是鐵鑄的城牆也扛不住啊,被明軍轟了幾之後,眼看這西邊城牆就要變成禿子了,他終於派出使者,向明軍請降了。
他隆王率文武百官投降,東籲王朝徹底臣服大明,征服南洋的戰略就算是大體完成了。
張斌並沒有把他隆王怎麼樣,他隻是要求他隆王簽署命令,命東籲各地守軍全部向明軍投降,隨即便派出秦軍將士,分散前去受降。
至於他隆王,他不但沒有囚禁又或是打殺,反而組織人力在瓊州府給他隆王修建了一座豪華的王宮,給他頤養年,同時還按大明親王級的待遇給他分封了土地,包括暹羅國王、安南國王和占城國王都是如此,甚至連安南阮氏和安南鄭氏都封了郡王,而且都在瓊州府給了相應的封地。
這種作法,讓南洋諸國的國王又是驚喜又是無奈,他們知道,以後他們肯定是沒有機會再雄霸一方當土皇帝了,不過,能維持奢華的生活,並有世襲的封地著實讓他們驚喜不已,他們都以為大明很可能會將他們幹掉呢。
南洋至此就基本上算是平定了,不過,這還隻是開始,要將整個南洋完全納入大明朝廷的掌控可沒這麼簡單,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
比如南洋諸國都必須撤去原來的區域規劃,建立新的州府和行省,以方便朝廷管理。
對此張斌倒是早有準備,東南半島麵積大約相當於大明四五個行省那麼大,張斌直接就將其劃成了四個行省,除了原有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他還設立了廣南承宣布政使司、中南承宣布政使司和東南承宣布政使司,原來的孟養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緬甸宣慰司、車裏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撾宣慰使司則直接改成州府,還有東籲王朝、暹羅和占城等地域,全部按大明的規製設置州府縣城,統一由朝廷直接管轄。
至此,南洋才真正成為大明的內海,大明的海防前沿直接南移了數千裏,此舉不但讓列強的艦隊很難威脅到大明的本土,還為大明沿海的繁榮和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