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興五年,太師衛國公張斌親率秦軍和川軍奔赴陝西行都司,開始西征。
這陝西行都司其實已不在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地界,而在陝西承宣布政使司以西,其治所甘州衛離西安足有兩千六百餘裏,如此遙遠的路程,如果沒有鐵路運輸糧草,根本無法組織大軍西征,所以,張斌一直在等,直到東盛堂將鐵路修到了嘉峪關,他才率軍開始西征。
這嘉峪關嚴格意義上來並不是大明西部的邊界,因為關外還有很多大明設置的羈縻衛所,這些羈縻衛所都是由大明指定的番王駐守,名義上也是大明的領土。
但是,自英宗正統朝以來,大明國勢日衰,嘉峪關外的哈密衛、赤斤蒙古衛、罕東衛等羈縻衛所先後被吐蕃和察合台汗國占領,這些地方的番王逐漸擺脫大明的統治自己,嘉峪關外早已不是大明的地界。
張斌這次率軍前來就是要擊敗察合台汗國諸王,收複哈密衛、赤斤蒙古衛、罕東衛等羈縻衛所,以圖繼續西進。
這會兒察合台汗國其實早已經被帖木兒帝國消滅,盤踞在嘉峪關外的隻是其餘孽,在強大的大明王師麵前,他們根本就不堪一擊,不出三個月,張斌便率軍西進一千餘裏,將哈密衛、赤斤蒙古衛、罕東衛等羈縻衛所全部收複。
而此時,他不得不停住西進的步伐,因為沒有鐵路運送糧草,千餘裏遠的距離已經相當的危險,而且,再往西就是蒙元瓦刺部的地界了,茫茫瀚海,那可不是一年兩年能拿下來的,他隻能留下海州侯孫傳庭率秦軍在此駐守,然後又將目光投降了大明北部的奴兒幹都司。
奴兒幹都司始建於大明永樂九年,西起斡難河,北至外興安嶺,東抵大海,南接圖們江,東北越海直至庫頁島,東西和南北寬度都超過了五千裏,疆域之遼闊,足有大明五六個行省那麼大,可惜,大明自從宣德年間開始便逐漸放鬆了對奴兒幹都司的管轄,到英宗正統年間,大明大敗於土木堡之後,奴兒幹都司便逐漸脫離的大明的掌控。
對於這麼大一塊疆域,英宗之後的曆代皇帝都沒有太大的興趣,主要收複難度太大,而其疆域大多位於極寒區域,並沒有多大價值,大家都認為得不償失,所以,並沒有組織兵力去收複。
張斌當然知道那裏的價值,光是礦產資源就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他命東盛堂和遼東軍配合,將鐵路一直往北延伸,這會兒鐵路都修到開原以北了,再往北修就要進入奴兒幹都司的地界了。
此時,那裏還有蒙元額爾額部,女真各部,甚至羅刹國的勢力,情況複雜無比,張斌自然不敢掉以輕心,他直接召集了川軍、遼東軍和關寧鐵騎共十五萬精銳,在規劃的鐵路沿線散布開來,護著遼東屯衛將鐵路一直往北修去,同時,他還不斷恢複沿途衛所,以期慢慢將奴兒幹都司舊地重新納入大明版圖。
隨著張斌不斷向四方擴展,大明的疆域越來越大,各種資源簡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大明各類製造行業瘋狂發展,老百姓收入也在迅猛增加,整個大明逐漸出現了盛世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