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這個時候誰最了解戚家軍,絕對非戚銀莫屬,因為他是隨著戚家軍一起成長的,雖然後麵因為負傷過重,離開了戚家軍,但是,他一直未曾放棄對戚家軍的關注。
他要打聽戚家軍的消息也相當的容易,因為戚家堡有很不少人在戚家軍中服過役,回來探親的,受傷回來休養的,年老退役的等等,甚至就連他哥哥戚金都曾因傷回家休養過一段時間,可以,戚家軍的消息,他從未斷過,直到啟元年,渾河血戰,嘎然而止。
此時,戚銀明顯很激動,借著酒勁,他用壯懷激烈的口吻,述著他所知道的戚家軍。
嘉靖三十四年,戚繼光調往浙江都司,擔任參將一職,負責駐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
嘉靖三十七年,戚繼光因岑港之戰中未能全殲汪直餘黨,差點被罷免。
嘉靖三十八年,戚繼光回到浙江繼續駐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總結岑港之戰的得失,他發現衛所的將士作戰能力都很一般,而金華、義烏人卻比較彪悍,於是戚繼光前往義烏招募了三千人,在他的指導訓練下,這三千人很快便成長為一支精銳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後來聞名下的“戚家軍”。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舉進攻台州桃渚、圻頭等地,戚繼光率軍扼守桃渚,於龍山大破倭寇,並一路追殺至雁門嶺。
倭寇遁走之後,趁虛襲擊台州,戚繼光率軍回援,一馬當先手刃倭寇首領,餘黨走投無路,全部墜入瓜陵江淹死。
而後圻頭倭寇又來侵犯台州,戚繼光率軍於仙居將其全殲。
這次大戰,是戚家軍輝煌的開始,史稱台州大捷。
台州大捷,戚家軍總共經曆大十三戰,斬殺倭寇三千餘名,燒殺溺斃無算。
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進犯福建,先後攻陷壽寧、政和、寧德等地,而從廣東南澳方麵侵略的倭寇聯合福清、長樂的倭寇攻陷玄鍾所,並進犯龍岩、鬆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聲勢浩大,當地官軍不敢進攻,於是,直浙總督胡宗憲傳令讓戚繼光率軍剿賊。
福建之戰,戚家軍總共經曆大十六戰,斬殺倭寇五千餘名。
嘉靖四十二年,倭寇攻陷興化,朝廷以譚綸為右僉都禦史,巡撫福建前來支援,準備收複興化,但初戰不利,福建都司都指揮歐陽深中倭寇埋伏搏戰而死,倭寇進而占據平海衛。
而後,戚繼光奉命率戚家軍前來支援,戚繼光到後,譚綸立刻籌備對倭寇的總攻,他先在各海道上環立柵欄阻斷倭寇歸路,而後劉顯為左軍,俞大猷為右軍,譚綸自領中軍,以戚繼光為先鋒,圍攻平海衛,一舉告破。
收複平海衛後,倭寇狼狽逃竄,戚繼光奉命率兵追擊,因海路被阻,倭寇無法逃回老巢,全部被殲。
平海衛之戰,戚家軍共斬殺倭寇兩萬餘名。
嘉靖四十三年,倭寇餘黨糾合一萬多人圍攻仙遊,打了三,戚繼光率兵前往解圍,倭寇敗走,戚繼光率軍一路追擊,萬餘名倭寇,幾近全殲。
嘉靖四十四年,海盜吳平糾結倭寇兩萬餘名劫掠潮州,俞大猷與戚繼光率軍合力圍剿,吳平大敗,之身逃走,此戰戚家軍又斬殺海盜和倭寇萬餘名。
隆慶元年,戚繼光率三千戚家軍赴北直隸,督陣薊遼,編練車步騎營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