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8章 突變(三)(1 / 2)

吳爭慍怒,“孤就不明白了,這八年來,孤從未插手過政務……你們是清楚的,可又為何會認為,孤在登基之後,為改變一直堅持軍政分離的初衷,而攬權自重呢?而孤更不明白的是,你們嘴上口口聲聲說,這是為了大義二字,可孤認為,若是連人與人之間的情意那不值得珍重……孤又如何相信你們的人品呢?”

這話說得重了,確實重了,等於在詆毀張煌言及他身後所有人的品性。

如果按這些讀書人的氣節,應該當場來個舍生取義才是,譬如,一頭撞在堂柱上,以死明節!

但張煌言並不生氣,而是平靜地道,“舍小節而取大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吳爭怒極反笑,指著張煌言,道:“敢情,你我相交八載,到了最後,還是孤成了小人……竟讓你張蒼水有了入地獄成魔之決心?”

張煌言慢慢起身,然後而慢慢跪拜。

“臣有罪……隻請王爺允準我等提出的要求……之後,臣任由王爺處置,絕不推諉!”

“你究竟想做什麼?”

“臣要的……之前李顒已經向王爺進諫……!”

“你們這是在逼孤……不,這是奪權、是背叛、是謀反!”吳爭就差跳將起來了。

吳爭確實沒有預料到,連張煌言、李顒這些自己的心腹嫡係,都會背叛自己。

在這一刻,吳爭內心除了憤怒,就是心痛。

這世道人心,確實太難改變了。

八年中,吳爭刻意地打壓士族,抬高農商,壯大手工業者,為得就是將“學而優則士”,慢慢變化成“工農商皆士”。

吳爭認為,隻有從根本上緩解“士農工商”四個階級的先天矛盾,才可以真正將華夏的發展史提前。

做為一個後世人,吳爭太知道“人生而平等”的重要性了,雖然,就算是後世,也無法取得真正的公平,但,從立法上去限製階級平等,才是社會穩定、發展的根本。

可惜啊,從古至今,既得利益者往往是社會進步的絆腳石,而士族先天就高人一等,因為他們讀書多,自然懂得多,懂得多,自然想得多,想得多,那就無所謂真正的——忠誠。

數千年間,但凡遇國難之時,真正為國浴血拚殺的,大部分皆是那些少讀書、沒讀書的泥腿子,而大部分被稱之為社會菁英的讀書人,最終的選擇是臣服,究其原因,無非是他們懂得多,改朝換代對於他們而言,不過就是換了個主子。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最多讀書人啊!

吳爭本意其實並不想將讀書人打壓為臭老九,他隻是想先打壓士族的戾氣,讓他們學會與“農工商”平等共處,可惜,沒有既得利益者,肯輕易交出已經得到的利益。

正如後世偉人所說,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

吳爭笑了,不是怒極而笑,而是真的在笑。

笑得很輕鬆,如沐春風。

“既然玄著兄和諸公如此堅持,孤自然須納諫如流……這樣,給孤一些時間,好好考慮一下……三天,三天後,孤一定會給你們一個滿意的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