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笑著從桌邊站起來,對莫雪鵑說道:“莫姐姐,你先坐著慢慢吃,我到那邊去翻一下朝廷今日的邸報。胥大人結黨一案連累了朝中好幾名大人,結果朝廷裏麵空出了好幾個緊要的職位來,哪個派係都想要占據他們空出來的位置,都已經鬧過好幾場了呢?”

胥持國大人致仕之後留下的尚書右丞之位自然是最大的頭彩,完顏匡大人原本以為自己憑著帝師之尊和南伐之功,再也沒有人能跟他爭取尚書右丞之位,哪裏知道同有南伐之功,並且又曾是章宗皇帝當皇太孫時東宮侍衛的忔石烈將軍真是個渾人。他曾經擔任過的最高文官職務是大興府尹,距離擔任尚書右丞的資格還差得老遠呢,他卻非得跳出來攪完顏匡的局。完顏匡把忔石烈執中恨得是牙癢癢,然而卻拿他沒有辦法,朝裏誰不知道忔石烈執中大人是從來都不講道理的?

完顏洪烈和楊康對完顏匡沒有特殊的好感,可是由他擔任尚書右丞,總比忔石烈執中那個貪財暴躁不講道理的渾人擔任尚書右丞要好,萬一真讓忔石烈執中那渾人當上了尚書右丞,那金國的朝政是非要亂套了不可。於是完顏洪烈和楊康聯名上表推薦完顏匡接任尚書右丞之位。朝廷裏稍微有一點文名和操守的大臣都有了與完顏洪烈和楊康同樣的想法,於是完顏匡大人獲得了朝廷清流前所未有的支持。據小道消息傳言,章宗皇帝已經收到十幾份由不同的大臣寫來的推薦完顏匡擔任尚書右丞的上表。

左拾遺和右司諫都是諫官近臣職務,官職分屬於門下省和中書省,雖然品級與縣令一樣隻有七品,卻是一個清要官,需要兩位有風骨有操守的大臣來擔任,可不能讓諫官近臣與宰執結黨的事情再次發生了。楊康想到這裏,即使明知道有越俎代庖的嫌疑,還是向章宗皇帝上表推薦了鄭州防禦判官王庭筠擔任左拾遺,隆州防禦判官周昂擔任右司諫。楊康在這兩份薦表裏暗含了一點私心,兩位大人的詩文都是楊康極為喜愛的,如果他們兩人真能回到中都,楊康就又能與他二人談詩論文了。

安豐軍鎮守的位置在壽春,那是鉗製南朝合肥城的一處重鎮,未來安豐軍節度使的人選自然隻能由完顏宗浩大人才能決定,其他人誰敢胡亂插手?定海軍鎮守的位置在山東萊州城,張萬公大人顯然也不歡迎任何人把手伸到他眼皮底下。所以這兩個位置,完顏洪烈和楊康都沒有發表任何的意見。

戶部主事一職,楊康上表推薦了趙秉文,趙秉文擔任行軍判官期間,在籌集和調度大軍後勤物資方麵展現了非凡的才華。如果沒有趙秉文的鼎力幫忙,完顏洪烈帥領的南伐大軍早就陷入困境了,如何可以取得現在這麼輝煌的成果。趙秉文如果由行軍判官調任戶部主事,盡管在品級上沒有提升,依然還是一個六品官,但卻能夠在一個更高的平台上展現自己運籌和計算的才華,如果做得足夠好,或許還有成為尚書甚至宰執的可能。

刑部員外郎和尚書省令史的職務,楊康就沒有再推薦人了,其一是因為他手裏並沒有合適擔任這兩個職務的人選,其二是他並不是吏部尚書,已經連續上了四本薦表,如果再繼續上表,就該輪到他和他的父王完顏洪烈遭到禦史中丞孟鑄的彈劾了。孟鑄大人的一本奏章參倒了宰執老臣胥持國,如今舉國上下誰還敢去挑他的虎須。楊康不能不懂得見好就收。

楊康笑嗬嗬地拿起邸報,隻看了第一眼,笑容頓時就凝結在了臉上。他不敢置信地看著頭條文字,“左路都元帥完顏宗浩大人於班師回京中途遇刺。”宗浩大人居然遇刺了,那是整個金國輩分最高的宗室王公,那是統帥三萬大軍的都元帥,竟然能夠在萬軍之中遇刺了!這是誰幹的?是誰能做到這一點。楊康接著看關於完顏宗浩遇刺事件的詳細報道,才知道刺殺完顏宗浩是由丐幫幫主洪七公率領中原和南朝武林豪傑們一同實施的行動。他們的行為一是想用恐怖行為震懾金國高層,使得金國不敢再次南侵宋國,二是想要為南朝宋國在戰爭中的大敗雪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