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話(1 / 1)

李父有兩件八成新的青色絲綢長衫,袖口和衣襟繡著雲紋圖案,兩條同色的絲綢長褲,兩件九成新的灰色錦緞棉袍,這裏的衣服像古代漢服,衣袖寬大,衣身很長,雖然穿在身上顯得瀟灑飄逸,其實很累贅,不好幹活,還費布料。還有一頂李父生前戴過的狐皮帽子。  把衣物分開打包整理好,又去前院李父的書房,趙氏取出鑰匙打開銅鎖,玉玲推門進去,隻見書房南麵窗下放著一張書桌和一把椅子,桌上筆墨紙硯齊全,紙上壓著鎮紙,左手邊放一白瓷筆洗,右手邊是木質筆架,掛著大小各種毛筆。  打開窗轉身,看到西邊靠牆一排書櫃,一排排的放著竹簡,真正的書隻有三本,玉玲上前拿起一本看,封麵寫著《南國遊記》,翻開,裏麵是手抄,玉玲知道這時還沒發明印刷術,手抄的書很貴,一本要賣幾兩銀子。  本還擔心南國的文字自己看不懂,現在看了書便放心了,是古代的繁體字,讀著雖然不流利,看多了就懂了。  這些文房四寶在古代是很貴的,普通人家是買不起紙張書本的。玉玲也不知李父身前花了多少錢買這麼多書簡,反正她是不打算拿去當的,還要好好保管,自己可以慢慢看書了解這個世界。  玉馨雖是女孩,也要教她識幾個字的,玉玲受得是現代教育,沒有古代那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她希望玉馨像現代女子般有知識,長大後有浪漫的情懷,開闊的眼界。  放下手中的書,又去關窗,要趙氏鎖上門,便來到東廂房,這是李父身前作教習用的,推門進去,地上鋪著木地板,先生於學子的桌子都是像漢代的桌案,低低的,旁邊地上放一蒲團,人跪坐著,玉玲有點頭大,自己是絕對吃不消這樣坐的,真佩服古人啊。  看著另外也沒什麼東西,就退出來,趙氏上了鎖。  整個院子都逛遍,再沒個值錢東西,當然家裏還有銅盆和一麵銅鏡,但這是每天要用的,當不了多少錢,玉玲也不會拿去當。可是那幾件絲綢衣物當不了多少錢,便與趙氏商量,家裏是不是還有首飾,趙氏遲疑了一下,進房間開了樟木箱的鎖,打開蓋子,從裏麵拿出一個小巧的做工精致的木頭盒子來。  出房間把盒子遞給女兒,玉玲是個識貨的,看這盒子的木料像是小葉紫檀很沉,小心打開,裏麵隻放著一塊白玉,拿起來摸,玉質溫柔細膩,品質很好。  抬頭看見趙氏隻盯著玉不放,想是心中不舍,“這是你父親祖傳之物,一出生就由他祖父親手戴上,如今就交予你。”  “娘不必傷心,我借用一下,很快會贖回來的。”玉玲把玉放盒子裏收好向趙氏保證。  次日,用過早飯,吩咐玉馨看家,趙氏鎖好大門,領著玉玲去鎮上唯一一家當鋪。  玉玲的家在鎮西頭,出了巷子就是大街,大街自西向東走向,街南邊貼著南通河,河裏不時有小船劃過,街邊過一段路就有河埠,方便客人貨物上岸,街北麵是一排店鋪,有賣布的,打鐵的,賣豆腐、油鹽醬醋的,有木器店、竹蔑店,各種各樣很是熱鬧。  當鋪在大街中間段,門口高高掛著三角形幡布,上書一個黑黑的“當”字很醒目,走進店門,就像老式電影裏看到的,一個高高的櫃台上麵有木柵欄留一個窗洞,朝奉的坐在裏麵,趙氏把包袱遞上去,,那朝奉仔細一件件看過,便唱喏:“破皮爛衫兩件,蟲蛀鼠咬······”  玉玲聽了暗暗發笑,真的跟電影裏差不多。最後衣物和玉佩總共當了三十五兩。玉玲總算鬆了口氣,這是她的本錢,有了這錢就可以去縣衙,  縣衙的人口多,購買力強,人也不熟悉,她就可以把農場裏的東西拿出來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