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黑山(1 / 2)

“恪兒……”

正當劉恪籌劃著如何在亂世之中保全中山王府的時候,滿臉病態的中山王劉稚在婢女的攙扶下從內院走了過來,看到九歲的兒子已經快和自己齊肩高,中山王劉稚臉上不禁浮起幾絲笑意道:“恪兒,黃巾已平,天下既定,何事讓吾家麒麟兒憂愁?”

劉稚言語中盡多調笑,不過劉恪知道父親隻是想逗自己開心,是以未往心中去,隻是順著劉稚的話答道:“父王,黃巾雖平,然民心紊亂,朝廷中宦弄權,天下又怎能言定,隻怕這……”

說著說著,劉恪嘴角不由得浮起了幾分苦笑,這些話此時說出,哪怕是寵他疼他的父王怕是也不會讚同。

果不其然,未等劉恪說完,劉稚就拉下了臉,有些氣惱的看著劉恪,責備道:“豎子安可知天下大勢,不可亂語,不可亂語!”言畢,劉稚似乎又覺得話語有些重了,便又語氣一變道:“國傅已到,你且先去學書,當著國傅的麵,可不敢亂說話!”

劉稚轉身走了,留下劉恪滿臉的苦笑站在原地,劉恪看著劉稚有些佝僂的身軀,心底裏既心疼又覺得無奈,穿越千年,重生為人,這世雖無母親疼愛,但是這位父王為了自己可算是耗盡了心血,他知道劉稚疼愛自己,為此劉稚甚至在劉恪的母妃去世後再無娶納,不過劉恪不知道這樣的天倫之樂還能樂享多久。

黃巾雖平,可還有黑山之患、張純叛亂、董卓禍國,這中山王國還能延存多久,這大漢社稷還能延存多久……,這些話劉恪不敢對劉稚說,哪怕他是他的父王,他也不敢說,縱然說了,可誰又會相相信九歲孩童之言?

…………

繞過長廊,來到書房中的時候,中山國傅甄遠已經拿著卷竹簡在看,見到此番情景,劉恪連忙上前行禮道:“恪來遲了,請甄師責罰!”

麵對這位滿腹經綸的高儒,劉恪可不敢有絲毫的不敬,哪怕他貴為中山王世子,哪怕他擁有對未來近兩千年時間了解,但是,這些都不足以讓他在甄遠麵前驕傲,相反,隨著甄遠讀書時間越長,劉恪越加覺得自己前世所學薄如牛毛,也隻有跟著甄遠讀書的時候,劉恪才會真正放下對即將到來的亂世的憂慮,內心歸於寧靜。

如果是平常,甄遠看到劉恪遲到,定然要打他幾戒尺,不過今日甄遠卻絲毫沒有責備的意思,反而放下了手中的書,帶著積分探究審視的眼神看著劉恪詢問道:“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詩句雖好,卻過於淒涼。還有這‘百姓何辜,萬民何辜,生靈塗炭,何時到頭’幾句,讓為師著實糊塗,你且來說說,何事讓你這般杞人憂天?”

原來清晨劉恪在院子裏麵歎息的時候,甄遠恰巧聽到了劉恪的話,他本想責備劉恪幾句,可又覺得自己這個弟子似乎是有感而發,這讓甄遠內心納悶的同時,也迫切的想要弄清楚到底是什麼事情能讓九歲的劉恪流露出這樣的歎息。

劉恪微微一愣,他沒有想到自己一聲歎息竟讓甄遠聽到,迎著甄遠如同針氈似的目光,劉恪險些就將未來天下大勢變換給說了出來,好在二世為人,讓他心智非常人能及,是以話到嘴邊,就立刻變成了,“甄師,聽聞涼州西羌叛亂,涼州百姓多遭殺戮,想來朝廷來年定要在西涼興兵討伐,是以弟子哀歎民生維艱,這黃巾之禍堪堪平定,誰又想羌人又來鬧事,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