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玉
奶奶打過我之後,流露出深深的悔意。她揉著我的屁股,不停地問,疼嗎?我搖頭,心裏卻疼得厲害。其實我不過是弄髒了她的《聖經》而已,她便當著上帝的麵懲罰我,這時的我是痛恨上帝的,因為他把奶奶的心全都占滿了。
村子裏發生了火災,唯一的一所小學在一夜之間變成廢墟。我們32名學生在秋風中瑟瑟發抖。我們的老師,一個瘦弱的男人,當著我們的麵濁淚縱橫。那些日子,我們堅持在秋風中上課,我們整整齊齊地站立,大聲朗讀著課文,廣闊的天地成了我們的課堂。
可是天氣一天天冷了,眼看冬天就要來臨,但我們卻沒有一個人曠課,照常整整齊齊地站立著,像一座山一樣,挺起了村子的全部希望。
那幾天,天總是下雨,我們沒辦法上課。閑著無聊,我就把奶奶用紅綢包得裏三層外三層的《聖經》搬出來,描摹插頁上那些精美的長著翅膀的天使們,結果就弄髒了奶奶這本神聖的“心靈讀物”。
奶奶是個極其虔誠的基督教徒。那時,村子裏沒有教堂,一到禮拜天,奶奶總是起得特別早,趕到20裏以外的小鎮上的教堂去做禮拜。不管刮風還是下雨,從沒有耽擱過。
奶奶沒念過書,可讓我驚訝的是,為了看懂《聖經》,她總是整夜地翻弄著一本已經磨破了邊的《新華字典》。回想起來,奶奶那股子學習的勁頭就是我在高考的時候也難以望其項背。
因為奶奶在村子裏是個德高望重的人,在她的影響下,村子裏加入基督教會的人開始多了起來。作為組織者,奶奶建議蓋一個自己的教堂。果然,村裏的教徒們你一磚我一瓦大張旗鼓地蓋起了自己的教堂。奶奶是最賣力的一個,她把父親準備蓋豬圈的磚瓦都搬走了。我向父親告狀,父親很生氣,借著酒勁把奶奶訓斥了一頓,可奶奶還是樂此不疲地忙著建造她的教堂。她甚至說服了爺爺,將家裏的一個小倉房拆掉用來蓋教堂,直到父親以“奶奶瘋了”為理由提出要與奶奶分家時,奶奶才有所收斂。她訕訕地向父親賠笑說,“等教堂蓋好了,俺天天給你祈禱,讓你有好日子過,天天有酒喝,行不?”父親聽說有酒,立馬精神了,說,行。
奶奶的教堂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即將完工的時候,奶奶病倒了,醫生說是因為勞累過度導致奶奶肝病複發。醫生嚴峻的神情讓父親感到了一種不祥的征兆。
教堂終於竣工了,可是奶奶卻讓人把學校的木牌掛到了門口。她用歉疚的口吻對教徒們說,“把這房子給孩子們當教室吧,總得讓孩子們有地方讀書寫字啊,要不然都跟咱們一樣,連個《聖經》都念不下來……”麵對鄉親們疑惑的目光,奶奶接著說:“咱們哪,隻要把《聖經》放心上,隨便找個地兒,哪怕是個倉房也能當教堂,你們說是不?”
就這樣,奶奶的教堂成了我們的課堂。它很簡陋,但一群嘰嘰喳喳的快樂的心卻把它裝點得異常美麗。
奶奶走的時候,手裏還握著那本用紅綢裏三層外三層包裹著的《聖經》。
其實即使到現在,我還一直認為奶奶和鄉親們對基督教不過是一種盲目的信從,他們很難懂得教義,更無法理解那些著名的典故,他們隻是太缺少文化生活,來用這種方式來活躍一下他們死氣沉沉的日子罷了。但我真的沒想到,就是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鄉下人,竟然誤打誤撞地點破了一個真理:把《聖經》放心上,倉房也能當教堂!
我大學畢業後在外地成家立業,過年的時候,父母打電話來,讓我們回鄉下過年。父親領我們走進一座約有二層樓那麼高的房子,一個巨大的十字架告訴我這是一座教堂。我們驚訝地發現,雪白的牆壁上掛著奶奶的遺像!一個樸素的中國老太太竟然和聖母瑪麗亞做了鄰居,顯得那麼不倫不類。父親說,那是鄉親們執意要掛上去的,就因為當初奶奶把蓋豬圈的磚瓦都拿出來給孩子們蓋教室。
一個人奉獻得越多,得到的尊敬也就越多。看來鄉親們已經理解了《聖經》的內涵,隻不過是用他們最淳樸的思想和方式罷了。
在你的心上建一座教堂,你就會放飛更多善良的鴿子。
在你的心上放一本《聖經》,你就會撒出更多愛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