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藍鯨種群的數量在750~1200頭之間,該種群遷移的方式還沒良好理解。它們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區別於斯裏蘭卡東北沿海時常出現不確定數目的種群。南大洋種群的一部分藍鯨接近南太平洋的東海岸。在智利,人們發現了藍鯨聚集於智魯島沿岸覓食,因此智利鯨類保護中心,在智利海軍的支持下,對其進行廣泛的研究和保護。
在北大西洋生活著兩個藍鯨種群。第一個位於格陵蘭,紐芬蘭,新斯科舍和聖勞倫斯灣。估計有500頭左右。第二個更靠東,春季出現在亞述爾群島,而七八月份則出現在冰島;據推測鯨群沿大西洋中脊在這兩個火山島之間活動。除了冰島,雖然及其少見,藍鯨還出現在更遠的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科學家不清楚這些藍鯨在哪裏過冬。整個北大西洋的種群數量在600~1500之間。
人類對藍鯨種群的恢複造成威脅,多氯聯二苯化學品會在藍鯨血液內聚集,導致藍鯨中毒和夭折,同時日益增加的海洋運輸造成的噪音,掩蓋了藍鯨的聲音,導致藍鯨很難找到配偶。
藍鯨在秋後開始交配,一直持續到冬末。我們對交配行為和繁殖地還一無所知。雌性2~3年產一次崽,經過10~12個月妊娠期後一般在冬初產崽。幼鯨重約2噸半,長約7m。約6個月後幼鯨斷奶,此時幼鯨的長度已經翻了一倍。藍鯨一般8~10歲性成熟,此時雄鯨長度至少20m(南半球更長)。雌性相對體型更大,約5歲性成熟,此時長約21m。
科學家估計藍鯨的壽命至少到80歲;但是由於個體記錄無法回溯到捕鯨時代,所以要確定鯨的確切壽命還要經過很多年。單一個體最長記錄的研究是34年,在東北太平洋(西爾斯1998年報告)。藍鯨的天敵是逆戟鯨。Calambokidis等人(1990年)調查發現25%的成年藍鯨都有逆戟鯨攻擊留下的傷痕。但是攻擊造成的死亡率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
藍鯨擱淺並不多見,由於其特殊的群體結構,因此從來沒聽過藍鯨群體擱淺。但是當擱淺確實發生時,會倍受關注。1920年一頭藍鯨在蘇格蘭外赫布裏底群島路易斯島海灘擱淺,它的頭部被捕鯨人射中,但魚叉沒有爆炸。和其他動物一樣,藍鯨本能地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呼吸,擱淺可以讓它不至於膩死,路易斯島上兩根立在大道邊的鯨魚骨頭吸引了大量遊客。
雖然有人曾見到50~60隻藍鯨成群活動,但一般很少結成群體,大多數是孤獨的,或僅有2~3隻在一起活動。雙棲的藍鯨彼此十分和睦,一起遊泳、潛水、覓食和呼吸,宛如鴛鴦,形影不離,身後常常留下一條寬寬的水道。3隻在一起的藍鯨,大多為雌獸和一隻幼仔鯨緊靠在一起,雄獸尾隨其後,相距大約3m左右。
藍鯨在冬季繁殖,雌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隻產1仔。剛出生的幼仔體長就達6~8m,體重約為6000千克,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獸要將幼仔托出水麵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獸的一對乳頭長在生殖孔的兩側,哺乳的時候遊在海水的上層,幼仔則緊跟在雌獸後方的下麵,因為幼仔沒有能動的嘴唇,不能自己銜著乳頭吮乳汁,雌獸就憑借肌肉的收縮,將乳汁直接噴射到幼仔的嘴裏,這也是它對水中主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藍鯨乳汁中的營養十分豐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發育得很快,8個月以後,可增加到15m,體重增長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張嘴吃各種浮遊生物了。到了2歲半至3歲時,體長即可超過20m。性成熟的年齡約為8~10歲,壽命一般都在50歲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歲。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聲的動物。卡明斯和湯普森(1971年)及理查德森等人(1995年)表示,通過距離藍鯨1m參考壓力一毫帕的測量,估算藍鯨的聲音在源頭處可以達到155~188分貝。即使考慮到水和空氣的不同的阻抗,不同的標準參考壓力,空氣中的等價聲音範圍仍有89~122分貝。
作為比較,風鑽的聲音大約100分貝。但人類可能無法體會到藍鯨是聲音最大的動物。所有的藍鯨種群發聲的基頻在10~40赫茲,而人類能夠察覺的最低頻率是20赫茲。藍鯨的聲音持續時間為10~30秒鍾。有記錄斯裏蘭卡海岸外藍鯨的聲音重複唱4個音符的“歌”,每次持續兩分鍾,使人想起駝背鯨之歌。研究者認為,因為這種現象沒在其它種群中看到,它可能為侏儒亞種獨有。
藍鯨不易捕殺和保存。藍鯨的速度和力量意味著它們通常不是早期捕鯨人的目標,他們選擇捕殺抹香鯨和露脊鯨。當這兩種鯨數量減少後,捕鯨人選擇捕殺須鯨的數量增加,包括藍鯨。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用專門設計捕捉大型鯨魚的魚叉裝配了他的輪船。雖然最初很麻煩,但這種方法很快流行起來,19世紀末,北大西洋的藍鯨數量開始減少。
藍鯨的捕殺量在世界範圍內快速增長,到1925年,美國,英國和日本跟隨挪威,加入了捕殺藍鯨的行列,他們用“捕鯨船”捕殺後將藍鯨升到巨大的“工廠船”進行處理。1930年,41艘船共宰殺了28,325頭藍鯨,二戰末期,藍鯨種群已接近滅亡,1946年首次引入了國際鯨魚交易配額限製。這些配額是無效的,因為約定並沒有考慮到不同物種的區別。數量稀有的物種可以和數量較多的品種進行相等程度的捕殺。到1960年代,國際捕鯨委員會開始禁止捕殺藍鯨,此時已有350,000頭藍鯨被殺,全世界的種群數量已經減少到不到100年前的1%。
由於長期遭到人類的捕殺,藍鯨的數量由幾十萬頭如今隻剩2000頭左右。由於藍鯨喜單獨活動,活動範圍又極其廣闊,數量寥寥可數的藍鯨,極不容易遇見配偶進行繁殖後代。有人擔憂,藍鯨將難免滅絕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