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的龍蝦
龍蝦是蝦家族中最大的一種,其中的綿繡龍蝦是龍蝦中的最大類。龍蝦戴盔穿甲,“盔甲”非常堅硬,頭胸上生有許多棘刺,兩條長長的帶刺的觸角,還有十條粗壯的腳。龍蝦除了頭胸部有棘刺外,再沒有其他武器,行動緩慢,又笨拙,比較容易捕捉到。龍蝦生活在溫暖的海洋中,它棲息海底,白天隱匿在礁石縫,夜晚才出來覓食。
龍蝦體長一般有20-40厘米,體重500克上下。我國有八種龍蝦,最大的錦繡龍蝦體重可達5千克。
龍蝦包括龍蝦和螯蝦兩個不同大類。龍蝦全部是海產的,而螯蝦有海產的,也有淡水產的。海產的螯蝦稱為海螯蝦或螯龍蝦,淡水產的稱為螯蝦或蛄,但國外把它們統稱為龍蝦。
龍蝦(又稱刺龍蝦或岩龍蝦)生活在溫暖海洋的多岩礁淺水地帶,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區。它們行動緩慢,白晝常潛伏在海底岩礁縫隙裏,夜出覓食。它們的卵孵化後,幼體呈一片樹葉狀,所以叫“葉狀幼體”。葉狀幼體要在海洋中漂浮半年以上,經數次蛻皮後才成為龍蝦的模樣,經過一段遊泳生活再定居於海底,行爬行生活。
大西洋北部產的挪威海螯蝦以及北歐、北美產的螯龍蝦中,有些種類個體很大。1934年,深海拖網船“赫斯勃”號在北美采到一隻長達1.22米(連兩個大螯在內)的螯龍蝦,重19千克,現陳列在美國波士頓科學館內,是世界上所采到的最大的螯龍蝦。
螯龍蝦有三對螯足,尤以第一對螯足特別粗大,極容易和龍蝦相區別,因為龍蝦沒有螯足。美洲螯龍蝦和歐洲螯龍蝦的螯足重量約為體重的一半,有的甚至可占體重的2/3.螯龍蝦和龍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螯龍蝦的幼體和成體差異很小,也就是說卵孵出後的幼體很像成體,沒有經過葉狀幼體期。
形態特征
(1)外形
體形較大呈圓筒狀,是世界上最大的蝦。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愈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頸溝明顯。第1觸角較短小,雙鞭。第2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別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鰓為絲狀鰓。
(2)附肢
龍蝦頭部有觸須3對,觸須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一對觸須特別粗長,一般比體長長1/3;在一對長觸須中間為兩對短觸須,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須均向前伸出,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須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
胸部有步足5對,第1-3對步足末端呈鉗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第2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發達,並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一鮮紅的薄膜,十分顯眼。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因而這成為雄雌區別的重要特征。
尾部有5片強大酌尾扇,母蝦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內彎曲,爬行或受敵時,以保護受精卵或稚蝦免受損害。
棲息習性
①底棲
龍蝦喜棲息於水草、樹枝、石隙等隱蔽物中。該蝦晝伏夜出,不喜強光。在正常條件下,白天多隱藏在水中較深處或隱蔽物中,很少活動,傍晚太陽下山後開始活動,多聚集在淺水邊爬行覓食或尋偶。若受驚嚇,迅速逃回深水中。該蝦多喜爬行,不喜遊泳,覓食和活動時向前爬行,受驚或遇敵時迅速向後,彈跳躲避。
②趨水
龍蝦有很強的趨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在養殖池中常成群聚集在進水口周圍。下大雨天,該蝦可逆向水流上岸邊作短暫停留或逃逸,水中環境不適時也會爬上岸邊棲息,因此養殖場地要有防逃的圍欄設施。
③好鬥
龍蝦生性好鬥,在飼料不足或爭棲息洞穴時,往往出現淩強欺弱、欺小怕大現象。
幼體的再生能力強,損失部分在第2次蛻皮時再生一部分,幾次蛻皮後就會恢複,不過新生的部分比原先的要短小。這種自切與再生行為是一種保護性的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