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俄狄浦斯的故事(2)(1 / 2)

這個消息令伊俄卡斯特非常高興,她得意地說:“尊貴的神諭啊!你所說的真實在哪兒呢?你可看到了,應該被俄狄浦斯殺死的父親現在卻壽終正寢了!”俄狄浦斯雖然願意相信波呂玻斯是他的父親,可是又不能不相信神諭是靈驗的,他仍心有顧慮,不願回到科任托斯去,因為那裏還有母親墨洛柏,而神諭的另一半內容——他將會娶母親為妻——還沒有任何征兆顯示它已避免。他不能不考慮這一點。但這種疑慮很快就被科任托斯來的使者打消了,因為他正是多年以前從拉伊俄斯的仆人手中接過孩子的另一位牧人。他告訴俄狄浦斯,他雖然繼承王位,可他並不是科任托斯國王波呂玻斯親生的兒子,而隻是國王和王後收養的孩子。他於是對他講了當年他從一個牧人手中帶回孩子的經過。俄狄浦斯又追問把嬰兒送給他的那位牧人在哪裏。手下人告訴他,那個人就是在國王被害時逃出來的仆人,現在邊境放牧。

伊俄卡斯特聽到這些,離開了丈夫和聚在宮門口的平民,絕望地走開了。

那個當年執行拉伊俄斯命令的牧人,那個在國王被殺害時逃回來的仆人從遙遠的地方被召回來了。科任托斯的使者馬上認出了他。可憐的老牧人嚇得麵如土色,他想否認這一切,直到有些瘋狂的俄狄浦斯以利劍威逼他時,他才鬥膽說出了真相:俄狄浦斯是國王拉伊俄斯和王後伊俄卡斯特的兒子。可怕的神諭已經應驗:一切都已經清楚了,俄狄浦斯終於明白:原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神諭早已在他身上應驗了——他殺死了父親,並娶母為妻。

懲罰

麵對可怕的事實,俄狄浦斯狂叫一聲,衝出人群。他在宮中狂奔,所有見到他的人都遠遠地避開。他要尋找一把寶劍,要除掉那個既是他母親,又是他妻子的妖怪。最後他找到自己的臥室,可是房門在裏麵反鎖了。他瘋狂地踢開房門,衝了進去。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副悲慘的景象:伊俄卡斯特吊在床的上方,頭發披散下來。俄狄浦斯痛苦地盯著死者,然後哭喊著走上前去,把屍體從繩索上放了下來。他從她胸前的衣服上摘下兩枚金胸針,把它們攥在手中,高高地舉起。他詛咒自己的眼睛竟然看到了人間罪惡的景象,然後他把胸針刺進了自己的眼睛。他摸索著走出宮門,走到市民麵前,承認自己是殺父的凶手,是娶母為妻的罪人,是為神靈所憎恨的人間的妖孽。但底比斯人並不嫌棄這位他們從前愛戴和尊敬的國王。他們對他表示同情,克瑞翁也不嘲笑他,忙把這位遭到神靈懲罰的人帶進內室。心靈破碎的俄狄浦斯深受感動,他把王位交給克瑞翁,讓他代替自己的兩位年幼的兒子執掌王權。此外他又請求為他不幸的母親建造一座墳墓。他還把無人照應的女兒托付給新國王。至於自己,他願意被放逐出國,他說他以雙重罪孽玷汙了這塊土地,他應該回到喀泰戎山的山頂上去,那裏是他父母遺棄他的地方。現在是生是死,要完全聽從神的旨意。最後他又一次把兩個女兒叫來,用手撫摸她們的頭,同她們訣別。他感謝克瑞翁對自己的深情厚誼,並祈禱他和全體居民永遠受到神靈的庇佑,祝福底比斯國永遠國泰民安。

流亡

在俄狄浦斯最初知道了可怕的真相時,他隻求速死。他覺得要是全體人民能立刻起來反抗他,讓他在亂石中被砸死,那真是一件好事。但人們是不會這樣做的,他求死的願望不能立刻實現,所以他請求把他放逐。他覺得能遠離這片讓他悲痛欲絕的土地,遠遠地避開那些罪惡的回憶,那也將是一種解脫。他很高興接受這樣的懲罰。可是,當自怨自艾的狂亂心情逐漸平靜時,他開始感到盲目地漂泊在陌生的異鄉實在是件可怕的事,他心中重新泛起對故土的留戀之情。他以為自己無意犯下了罪孽,已經得到足夠的懲罰,伊俄卡斯特懸梁自盡,他也用胸針戳瞎了自己的眼睛。他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此,他想留在家裏。他把這個心願對克瑞翁和雙生子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呂尼刻斯說了。他滿以為可以獲得他們的同情,可是,克瑞翁對他的態度好像已經變了,他的兩個兒子也變得自私無情。克瑞翁強迫他按原來的決定去做,兩個兒子也要他離去。他們塞給他一根討飯棍,逼他離開王宮。隻有兩個女兒同情他,小女兒伊斯墨涅留在兩個哥哥的家中,借以維護被趕走的父親的權益。大女兒安提戈涅陪著被流放的父親一起流浪。她牽著瞎了雙眼的父親,到處漂泊。她赤著雙腳,忍饑挨餓。他們餐風宿露、日曬雨淋,穿越了一座座城市、一片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