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陣歡呼聲爆發出來,飛向靈巧的飛行者。
接著,舵手操縱著“前進號”飛出各種花樣:大環繞、小環繞、直線飛、斜線飛、前進、倒退,要讓最頑固的反對派對氣球的可駕駛性心悅誠服——假若真有反對派!事實上,真正的反對派在這裏恐怕會被撕得粉碎。
這麼偉大的試驗,怎麼會不起風呢?這太讓人失望了。如果是那樣的話觀眾們肯定能看到“前進號”更精彩的表演:像帆船逆風而駛般側身偏飛,像汽輪似地頂風而行。
這時,飛艇又升高了幾百米。
大家理解這樣做的含義:他們打算到高空去尋找氣流,以便讓試驗更具說服力。
飛艇上配有內部充氣係統,類似魚的鰾,利用泵充氣或放氣來調節高度。因此,飛艇無需靠丟棄重物來上升;也無需釋放裏麵的氫氣來下降,飛行者可以對升高或降低隨意操縱,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在氣球的上半部安了一個閥門,以備緊急下降的之需,總之把所有人類已經掌握的技術進行了完美的發展和組合。“前進號”現在正直線上升,巨大的身體也在逐漸變小,對那些看得脖子發酸的觀眾來說,依然對這種現象感覺很新鮮:巨大的鯨魚慢慢變為鼠海豚,不久它還會變成小小的駒魚。
“前進號”繼續上升,已經在4000米的高空上了。天空依舊晴朗,沒有一絲雲霧,因此在地麵上仍能看得很清晰。
但它一直徘徊在空地的上方,仿佛被線扯住的風箏似的,就算把大氣放在一口鍾裏,也不過如此平靜吧?飛艇一直飛到這樣的高度都沒有碰到風,它毫無阻礙地在天空中飛行。由於太高了,看起來這麼小,就好像人們把望遠鏡倒過來看到的那樣。
人群中突然發出一聲尖叫,隨即是10萬聲合在一起的巨大叫喊,所有的手臂都聚焦在西北天邊的一點上。
那個點在藍天中迅速變大、靠近。那或者是一隻飛翔的大鳥?還是一顆斜著穿過大氣層的流量?反正以極快的速度,很快就到達人群的正上方了。
一個念頭如閃電般掠過所有人的大腦,遍及空地的各個角落。
“前進號”似乎也發現了這個物體,明顯察覺到了危險,於是向東方快速逃跑。
觀眾們明白了!以韋爾頓學會成員為首的10萬張嘴裏反複呼喊著這個名字:
“信天翁號……信天翁號……”
的確是“信天翁號”。羅布爾又回來了!它如同一隻蒼鷹撲向“前進號”!
在九個月前的大爆炸中,“信天翁號”四分五裂。多虧羅布爾情急生智,螺旋槳的旋轉方向改變,使它發揮了提升螺旋槳的作用,他和夥伴們才沒有因急速下落而窒息至死,但他又如何幸運地沒被太平洋淹沒呢?
因為所有“信天翁號”的殘骸,包括平台碎板、螺旋槳葉片及艙房隔板全都浮在水麵上。羅布爾他們先在這些東西上呆了幾個鍾頭,隨後又幸運地找到了一艘海洋中的小橡皮艇。
遇難者得救了,不管這是上帝的旨意(相信上帝主宰萬物的人認為),還是屬於偶然(不信的人這樣認為)。
天亮後幾小時,他們被一條船發現了。船上拋下救生艇把他們連同飛行器的殘骸一起弄上船。羅布爾對他們說自己的船發生意外沉沒了。對方也沒有再多問什麼。
這條三桅船是英國利物浦的“兩個朋友號”,開往墨爾本,沒有幾天就到了。羅布爾明白這是澳大利亞,到X島還遠著呢!必須盡早往回返。羅布爾在檢查尾艙殘骸時發現了一大筆錢,如此,他們就可以不用求救來維持他們所需了。一到墨爾本,他馬上就買了一條100噸級的雙桅縱帆船。羅布爾依靠精湛的航海技術終於返回了X島。
他胸中燃燒著一個強烈的信念:報仇!想要報仇,首先要重造“信天翁號”,重造畢竟比初造要簡單得多了。所有舊飛行器部件及兩部推進螺旋槳都用船帶回來了,有用的直接利用。需要重造的隻有機械係統,幹電池和蓄電池,工期僅用了八個月,一架與被毀掉的外型一樣、功率相當、速度同等的“信天翁號”即將展翅高飛了。
依然是原來的八個人,八個人對於韋爾頓學會,特別是普呂當大叔和菲爾·艾文思痛恨到極點的人,這點誰都明白。
“信天翁號”於4月初啟程,因為不想再讓地球上的人看到,它幾乎一直飛行在雲層上部,抵達北美以後,在西部平原找了一塊荒漠著陸。羅布爾明察暗訪,終於聽到一個令他欣喜萬分的消息:韋爾頓學會即將於4月29日在費城對普呂當大叔和菲爾·艾文思製造的“前進號”進行試驗。
這對正苦於尋找複仇機會的羅布爾一夥來說,真是天賜良機!“前進號”難逃此難,並且要讓它當眾出醜!也正好借此向世人證明“比空氣重”的飛行器要遠遠優越於所有“比空氣輕”的飛艇。
於是,“信天翁號”在這天瞅準時機,像雄鷹般衝下雲端,撲向費爾蒙公園上空。
這絕對是“信天翁號”,甚至從來也沒見過它的人也不難猜出它!
“前進號”落荒而逃,但它心裏清楚:憑水平的行駛是無法逃脫的,因此隻有垂直運動才有希望,但當然不是向下降,因為“信天翁號”截住它的退路;隻有逃到飛行器無法到達的高空去,這雖然危險,卻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