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反標(1)(1 / 3)

韓東

韓東(1961年~),江蘇南京人。主要作品有:詩集《白色的石頭》;小說集《樹杈間的月亮》、《我們的身體》;散文集《韓東散文》;小說、詩歌合集《交叉跑動》等。

他們走進教室時反標已經擦掉。都知道有一條反標,在這間教室裏,又被擦掉了。小波和衛東爭論:到底是寫在牆上的還是寫在黑板上的。也可能寫在課桌上。教室的地麵是水泥的,堅硬又有一定阻力的水泥,小波一直想用粉筆在上麵寫字。

小波和衛東分組不同,同坐一排,中間隔著走道。他們說話時分別從兩邊探出身體。像他們這樣隔著走道說話的有八對。男生規定和女生坐,但他們不說話,如果要說話就必須越過走道尋找另一個想說話的男生。

“是粉筆寫在地上的。”“容易被發現。肯定是寫在門背後的。”大嘴坐在後排:“反標是什麼啊?”“反標就是反動話。”

“是寫下來的反動話。”補充說明的趙雨花和小波同桌,她不和小波說話(或者小波不和她說話),像這樣的插嘴還是第一次。

“反動話是什麼啊?”“反動話就是反過來說。”

林老師走上講台。其實是走到教室前麵,背朝黑板。今天她什麼也沒帶,除了一支粉筆。語文課本和參考書都留在辦公室裏了。

她是語文老師兼三年級甲班班主任,剛才參加了一個緊急會議,因此遲到了十分鍾。隻帶來一支粉筆,因為她要寫字。她要寫的是一段毛主席語錄。隻需要把腦海裏浮現的照錄一遍,它們(毛主席語錄)出現時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也不是連續的聲音。它們是整體呈現的,就像一幅圖畫,看見第一個字的同時也看見了最後一個字,看見了它們全體。

黑板抄到一半時有人在門外喊:“報告。”是李剛,他也遲到了。今天還有一個缺席的吳天津。

“拿出筆和紙,把黑板上的毛主席語錄抄一遍。”她從桌肚裏抽出一塊毛巾擦手,又用同一塊撣去衣服上的粉筆灰。然後走到門邊,讓出整塊黑板。板書極為漂亮。她特意選了一支黃粉筆,這時也顯出預想的效果,甚至比預想的還好。應歸功於毛主席他老人家,歸功於他如此精辟的論斷——帝國主義者的邏輯和人民的邏輯是這樣地不同。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的邏輯,他們絕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再鬥爭,直至勝利——這就是人民的邏輯,他們也是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

當然她的記憶和抄大字報時練就的一手好字也起了作用。她的條理和秩序——下文中我們要講到。

首先抄好的是李剛。他遲到了,卻比別人抄得快。“知道為什麼讓你抄這段毛主席語錄嗎?”“不是讓我一個人,其他同學也要抄。”李剛的毛病就是太聰明。今天林老師可不想提醒他這點。

“為什麼讓你們抄這段毛主席語錄,知道嗎?”“你也抄了,先是你抄了,我們再抄你的。”“既然你不知道,等會兒我告訴你。”林老師從李剛的課桌前走回講台,手裏的那頁紙(李剛抄的毛主席語錄)嘩嘩響,好像答案就在那上麵。全體都抄好了,收上來了。“拿出紙和筆,把黑板上的毛主席語錄再抄一遍。這次用左手。”又是李剛,舉起左手,沒等林老師點名就站起來,沒等站起來就大聲說話。“左手寫字是壞習慣。我不用左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