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成功者要能動能靜(1 / 1)

一項以“速錠——效果”藥劑所作的實驗。將一百五十五名罹患者分為兩組,並將真正的感冒藥與非感冒藥(無毒性乳糖成份)兩種藥品分給兩組人員,而且告訴了他們所服用的都是同一種治療傷風感冒的特效藥。其結果如A表所示。

接著又將一百九十九名患頭痛的病患者作了相同的實驗。其結果如B表所示。

從表中得知,不論是否服用了“特效藥”,但幾乎所有患感冒的人都認為該藥劑具有實效。而半數以上患頭痛的人也一致認為所服用的“藥劑”有效。

介紹這項實驗的目的是什麼呢?因為即使不知道暗示效果與催眠治療法等理論的大多數業務成功者,事實上卻常用“自我暗示法”來作為工作上的方針。在我國也有一句成語“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用來解說暗示效果,極為貼切。

小王是汽車推銷員,好幾年都突破了數百輛(汽車)的銷售業績。他就是運用自我暗示法而獲取成功的。他在拚全力工作的三年後,雖然購買汽車的客戶已逐漸減少,但業績卻未呈現低迷狀態。盡管如此,但對小王來說,心中總感到有一股強烈的不安。

“我真的要過種生活嗎,業務員的工作對我的將來有什麼保障呢?”

這是對人生觀、職業感的彷徨與對將來的不安。

銷售業績與意誌力的強度是成正比的。若覺得自己無法突破業績,則隻能永遠停滯不前。“無論如何,在下二個月中一定要達到百萬元的銷售業績。”若能堅持此決心的話,則一定能獲得成功。

雖然那個月已過了二十五天,但小王的業績還是掛“零”。就在那天的晚上,在回家的途中,他仰望著星空大吼一聲:“我做了!我做了!我已經盡力做了!”不可思議的是,緊迫感和強烈的自信心使他在業績預定滿日前賣出了五部汽車。我聽他述說他的親身體驗後,問他:“保持業績的竅門是什麼呢?”他說:“將業績目標的數量用紅筆寫在手冊裏,貼在化妝室門上與床邊,用此來隨時警惕自己預定售出汽車的數量。”

成功的座右名就是要“能寫、能靜、能動”,並且確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成功的條件並非遙不可及,它就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