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1 / 3)

他們工作的最大困難是確定草藥名稱。杜環對本國方劑並不十分了解,所幸朱爾吉斯院長是一流的醫生,很快找到華夏藥學的門徑,能夠依據原作者的思想,糾正杜環的翻譯錯誤。《千金備急要方》介紹青羊肝可治目疾,老頭子尚覺得合理,而胎盤可治肺病,便讓他感到神乎其神了。哈裏發阿蒲羅拔已病入膏肓,去日無多,仍時常垂問兩人的進展,給他們添派人手,下令各港浦收集中國草藥。隻可惜,整部著作剛譯完第一卷,京城便遭雷擊而起火,黑衣大食的首位君主受到驚嚇,竟一命嗚呼。繼任的哈裏發曼蘇爾全力拉攏呼羅珊總督,以抗擊率大軍趕來奪權的王叔阿卜杜拉,因此他根本顧不上宮廷禦醫和唐朝人杜環。據說,並波悉林與王叔決戰前夕,從呼羅珊到敘利亞,太陽嗡嗡作響,隨處可聽見空中傳來兩軍廝殺的吼叫,在庫法甚至能親睹閃亮的弧形刀鋒。鏖兵之際,王宮內冷冷清清,樂師齊爾亞巴棄哈裏發而去,投奔王叔阿卜杜拉,曼蘇爾獨自在空曠的殿堂中踱步沉思。朱爾吉斯博士和杜環對成王敗寇的戰爭不感興趣。兩人躲在工作室裏,幾乎與世隔絕,終日醉心於翻譯醫學經典。他們用範鵠贈送的銀盤盛食物,用八棱銀杯盛葡萄酒。寂寥的光陰偶爾會激發老頭子斷斷續續的回憶,使之想起英年早逝的昔日同窗,他們要麼是稅務官的家奴,要麼是牧民的小兒子,大多在各式各樣的疾疫的無情猛擊下死亡了,猶如士兵戰歿於疆場。朱爾吉斯沒意識到,時光的層層輕紗美化了他與同學之間的關係,而真實情況是,當年他們整天爭吵,誰也不服氣,誰也不讓步。唯有跟靈物主義者打筆仗時,醫學院才團結一致。朱爾吉斯認為同窗對他滿含妒忌,希望他們統統死掉。他至今受到負罪感的折磨,不得不背負良心譴責的十字架。因此,接任禦醫一職之際,他暗暗發誓,絕不兼做哈裏發的劊子手,去謀害大食君主的眼中釘、肉中刺。某個夜晚,長時間埋首卷帙後,宮廷禦醫從燭影搖曳的書案上抬起頭,仿佛剛從一個極遙遠的地方歸來。他望著杜環,目光疲憊而驚恐。

“我們人類是多麼無知,”衰老、虔恭的景教徒朱爾吉斯囁嚅道,“所以隻好不斷尋找自欺欺人的安慰!”

“伊本·穆格法大師跟您看法不同,”宮廷禦醫的中國助手說,“他認為,我們已經了解的東西,比我們尚不了解的東西更重要。”

朱爾吉斯院長沉默良久,歎氣說:

“也許他是對的,但上帝才知道!”

十一月間,王叔阿卜杜拉兵敗奈綏賓,被哈裏發曼蘇爾幽禁於舊京哈什米葉,七年後蹊蹺橫死。老頭子因新居坍陷而喪命。傳聞房屋故意建在一片鹽堿地上,喬遷之夜,曼蘇爾命人放水浸淹牆腳,倒塌的梁柱砸扁了這位一世梟雄。唯有一件事情能給他悲涼的晚景增添快慰,那就是仇敵並波悉林比他死得更早,死得更慘。當初,呼羅珊總督大勝凱旋,剛喝完慶功酒,戰利品還沒分配,便收到哈裏發曼蘇爾的密旨,得知君王想讓他去西邊擔任敘利亞兼埃及總督。信函以協商的口吻寫成。但老奸巨猾的並波悉林豈會吞鉤?更何況他清楚敘利亞人多麼憎恨呼羅珊人。他答複哈裏發:願接受敘利亞兼埃及總督之職,但也不放棄東部行省。曼蘇爾邀他前往泰息封城詳議大計。於是,並波悉林率領他朝聖時組建的龐大衛隊,浩浩蕩蕩開赴帝京,滿以為萬事無虞。哈裏發曼蘇爾手中確無重兵,隻請來了南方北方諸部落的酋長參與會談,這幫人離心離德,各懷鬼胎,為牢牢抓住自己的利益而機關算盡。他們根本搞不清君主的真實意圖,不願給予他實際支持,一個個隻想坐山觀虎鬥。所以呼羅珊總督派出的幾批探子沒嗅到半點陰謀的氣息,況且他本人也不信,那些酋長湊到一起能成事。大軍在王都郊外安營紮寨,並波悉林僅率一支小分隊入城。這時曼蘇爾突然召集各部落的酋長,命他們統領所屬兵馬,聽從號令,同去擒殺逆賊。他拔出寶劍說:“你們要麼追隨哈裏發而生,要麼首鼠兩端而死。”眾酋長毫無防備,惶駭至極,紛紛跪下親吻君主的靴子以示效忠。原先倒向並波悉林的人根本沒時間跑去告密。他們恍然大悟:哈裏發曼蘇爾不僅是一個借東打西的高手,還是一個傑出的陰謀實施者。他事前不透露任何風聲,事後則狠狠懲罰騎牆派和臨陣退縮之徒。受迫的酋長們揣著種種懼憚,來不及猶豫思量,爭先殺入呼羅珊總督的驛館,解除了他的武裝,砍掉了他的腦袋。城外上萬駐軍群龍無首,不戰自潰。終於,哈裏發曼蘇爾眉舒目展,長出一口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