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羞是人之本能,但是我們是否知道,如果對於自己的缺點和過失強加以掩飾,不但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反而會欲蓋彌彰,導致破綻百出。所以在適當的時候我們不妨主動露醜,把自己的“短處”變為自己的“長處”,這樣以來不僅能夠增強自信和勇氣,而且還能顯得本色和人性化,進而好好發揮完善自己的短處,從而使自己更加讓人喜愛。
露醜有著主動進攻型的用法:露一醜,遮百醜:利用人們的思維有三,主動露出一個五處,可以讓人忽略其餘更多的五處;故露破綻設圈套:來作不經意犯下過失,讓對方設以為是把桶式真實信息,從而落入我方早已設好的國會。
總之,“醜小鴨”同樣可以把人喜愛,成為“醜星”露醜主動可使短處變長處,甚至可以誘敵上當,以“醜”製勝。
1.露一醜,遮百醜
唐朝時,對官員的選任有很嚴格的程序,就是科舉得中,還要經過吏部考選。李林甫鑽營當上了吏部侍郎,掌握選考官吏的大權。不久,就幹出了一件巴結權貴,撈取政治資本,表麵裝得正直不阿,暗地裏作奸的事來。
吏部每年考選官吏,放榜公布。一次,在放榜前,玄宗的弟弟寧王,暗地裏拿給李林甫一個10人的名單,要他以優等列榜首放官。在選官中走後門,當時也是嚴禁的。
李林甫看到勾結寧王的機會來了。他接過名單,心裏高興,臉上裝作為難的樣子,說:“王爺一定知道這事不好辦,何況一下子開出10個人來!”不等寧王有什麼表示,李馬上說,“王爺把這件事交給我,說明王爺信任我,抬舉我。王爺是皇家,為皇家辦事。還能怕擔責任?”這一番話,當然讓寧王高興,在他那尊貴的臉上,對李林前顯出撫慰的神色。李林甫又從這種神色中盤算出另一個主意。
“王爺,就這樣吧!為了維護朝廷的法紀,也壓壓別人借機行私,請你允許我從這10人中任挑出一人,當眾駁回,留到下次列為榜首,舉薦個好住所。”李林甫把內心的奸詐全隱藏起來,表現出的是一副忠誠、恭順、幹練的模樣。寧王心裏自然高興了,真把李林甫看成是忠心為朝廷辦事,又能幹的人,便大加讚賞。
出榜那天,李林甫當眾說:“某人托寧王說情,這是敗壞朝廷選育,不能容忍!此人不能選。”話一落音,人人吐舌,相互傳說:“李交部,連寧王清麵都敢駁回,真是正在清明。”更有人說:“他這富當得真硬,一定深受皇上寵幸,不然,能有這膽子?”這事傳到玄宗耳中,龍顏大悅,心裏說:“朝中有這樣的大臣,一定要重用。”
李林甫何情枉法,卻讓朝野上下誤以為忠,用的是“一醜遮百醜”的遮醜方法。這種操縱是利用了人的思維盲區:十個人都貨真價實,沒有問題,人們不免懷疑:“真的都名副其實嗎?……”而一旦一個出了問題,人們便心想:“果真不出我所料”,把目光集中到了有問題的一個人身上而老滿意足。其餘九個便被想當然地被忽略而避開了審視的焦點。
算命先生給人算命也是一樣。他不會說你“百事順意”,而是說“有一件不太順的事,不過總能有辦法……”等等。這樣一來你會覺得比較可信:“是呀,人都免不了小災小難嘛。”至於其餘四件順心事,也樂於接受了。
五代時,有個人叫王祥,因他兒子當了大官,有錢有勢,他就驕奢淫逸,吃喝玩樂,自以為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唯一覺得不滿意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大歲數。
有一天,他聽到街上有算命的走過,便派守門的老兵去把算命的叫來。算命的是個瞎子,他偷偷地問老兵:“招呼我算命是什麼人?”
老兵說:“是我們相公的父親,有權有錢,不滿足的就是不知自己能活多久。我把老底告訴了你,一會兒,你算完命出來時,可得多分一些卦金給我啊!”
算命瞎子到了堂上,問過工作的生辰八字,就把卦擺布起來。剛一推算,就故意大吃一驚,說:“這命可有個好壽數!”王祥一聽很高興,忙問他:“能活到七十嗎?”
算命瞎子笑著說:“還得多!還得多!”
王祥又問:“能活八九十?”
瞎子笑了起來,說:“還得往多說!”
“能活上百歲?”
瞎子歎口氣說:“至少能活一百三四十歲!”
王柞十分歡喜。又問:“活這些年,這中間會不會有什麼病痛呢?”
瞎子說:“沒有!”
接著,瞎子又煞有介事地把卦細細地推算一番,語氣更加肯定地說:“確實算不出啥病痛來,隻是滿一百二十歲那年,春夏季節時,會有點肚子痛的小病,過一陣,自然就會好的。”
王祥高興得很。他回過頭來叮囑站在身後的兒孫們說:“你們替我牢牢記住,到了那一年,千萬不要給我喝生冷的湯水啊!”
2.敢露“廬山真麵目”
蘇東坡曾有詩雲:“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照此意推論,一個人是很難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的。筆者反其意而論之,人為什麼不能主動暴露自己的“廬山真麵目”,而讓別人了解一下真實的“我”呢?
最近,筆者讀過一位日本學者寫的交際心理學方麵的書,頗受啟發。書中日:讓人家看到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人家才會覺得你真實可信,不存虛假,從而產生親近感。反之,如果人們不了解你的真實個性,即沒有看到一個包含有缺點與弱點的你,反而會對你放心不下,對你產生戒備和警惕,從而不敢親近作。這真是洞察人心的至理名言。我想,現實生活中那些直率、坦白,灑脫而不拘謹的人,之所以往往受到人們的親近與喜愛,之所以賓多友眾,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因此,我勸那些常常為自己暴露了缺點和弱點而憂心忡忡的青年朋友,權且放寬心,切莫懊惱。
然而,善於不善於暴露自己的缺點或弱點,又是另一碼事。暴露得恰當是好事,是對自己“本來麵目”的完善、修飾與美化,而暴露得不好,出了格,那就是現了醜,於自己交人處世不利。因此,要露“廬山真麵目”還得講究點藝術性。
(1)必要時有意地說出自己的缺點。
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缺點,不僅不會削弱對方對自己的信賴感,反而會增強對自己的信任,在一定條件下,缺點還可能轉化為優點。例如,一對男女青年談戀愛,談了不久,女青年特意告訴男青年:“我有個缺點,就是愛打扮,喜吃零食。”這就是有意地讓對方了解自己的缺點,也是對對方的試探與考驗。男青年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卻對她說:“你愛打扮,是愛美的表現,是社會進步的反映。至於吃零食,適當吃一點也無妨。我喜歡你的坦率。”你看,主動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缺點,反倒招人喜愛。
總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敢於露出“廬山真麵目”方為上策。英國散文作家托馬斯?卡萊爾曾說過:“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自覺自己犯了什麼錯誤。”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過錯會增進自我了解,進而使人產生自信心。有時候我們要等到自己看見並接受自己所犯的錯,才能真正認識我們自己的能力。當我們肯冒險承認錯誤時,其實這是很安全的一件事。因為我們借助於承認錯誤而表現更人性化,使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亦較具人性,這樣別人的批評也就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