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之子,莎士比亞他不隻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全世紀。(本·瓊斯)
(一)讓人頗感神秘的莎翁
1564年,一個偉大的天才藝術家橫空出世了,一個向人性探問,追溯人生本質的思想家走來了,他就是文藝複興時期最偉大的戲劇泰鬥,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莎士比亞,後人都親切地稱他為“莎翁”。
莎翁是4月23日出生的,而他的死期和他的出生日期是同一天。為什麼他死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呢?難道這真的是一種巧合嗎?至今,許許多多的學者和專家對這個未解之謎都無從知曉。為了紀念這個偉大而著名的世界文學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出生和死去的這同一天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
他的墳墓葬在自己的故鄉斯特拉特福鎮的聖三一教堂附近,臨終前他留下了遺囑,把一些遺產送給他的演員夥伴們和斯特拉福的鄰居們,把“第二張好床”遺贈給妻子安娜·哈撒韋。莎士比亞在寫完遺囑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去世了。他生前就隻留下了兩幅比較可靠的肖像,一幅是他死後那幾年豎立在阿文河畔斯特拉福堂區教堂內的半身胸像,一幅是德羅肖特畫像。半身像的莎士比亞很引人注目,他手中拿著一枝筆,圓圓的臉,高高的前額……
他墓碑上的碑文是他生前已經寫好的,碑文上沒有寫莎翁的名字,隻寫了兩句話:
朋友,看在耶穌的份上,請勿挖掘此處的墳墓
容得此碑者,受到祝福;移我骸骨者,遭到詛咒!
不久,有人在聖壇旁邊又立了一塊石碑,稱讚莎士比亞有涅斯托爾的處世智慧,有蘇格拉底的天才,有維吉爾的詩藝。
有研究者發現,斯特拉特福的堂區牧師在日記中寫道:“莎士比亞、德雷頓和本瓊森有次高興地聚在一起,他們似乎喝了許多酒,此後莎士比亞因在該地染高燒而病故。”但這資料並不可靠,他為什麼要把“第二張好床”留給自己的妻子呢?令人不得其解。我們隻知道的是,莎士比亞生前在倫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間他的妻子一直住在斯特拉特福……
莎士比亞出生在斯特拉特福鎮的一個富商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雜貨商,主要經營羊毛、皮革製造及穀物等生意,後來,父親任鎮民政官、斯特拉特福鎮鎮長。據說,莎翁少年時期,曾在當地的一所“文法學校”學習。後來,由於父親的破產,家境的日漸衰敗,他就去當肉店學徒、在鄉村教書。為了償清債務,莎士比亞不得不將妻子陪嫁的田產變賣。在家庭衰敗的日子裏,莎士比亞為了生計還做過許多其他的職業,這都增長了他的社會閱曆。
20歲時,他在劇院當馬夫、在劇場當清潔夫,在舞台後做提詞人、做臨時演員等,慢慢地他又進入劇團,做了正式演員。但是隻讓他演二流的角色,如《哈姆雷特》中的鬼魂,《如願》中的亞當等。
莎士比亞雖然身份卑微,地位低下,但他依然繼續參與,隨著他對戲劇的接觸,對劇團各方麵的直接了解,加之生活的磨練,開闊了他的眼界,加深了他對社會的認識。24歲的時候,他開始改寫別人的劇本,後來嚐試著自己寫。由於他的勤奮、努力和戲劇藝術天分及高超的才華,他不久就嶄露頭角,做了導演、編劇,並成為劇院股東。此後,莎士比亞不僅有能力參加自己劇本的排練和演出,而且還可以直接了解演員和觀眾。
30歲左右,莎翁就集作者、劇場經理和老板於一身,他還以詩人、劇作家的身份聞名於世。在當時的倫敦劇壇,牛津、劍橋的“大學才子”們是主流,而莎士比亞根本就沒有地位。曾經他的一個同事,是當時已負盛名的劇作家和詩人格林,就曾侮辱他、挖苦他、諷刺他、嘲笑他是一個“粗俗的平民”、“暴發戶式的烏鴉”,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下!不僅如此,格林還在他臨死時的小冊子中寫道:“一隻暴發戶烏鴉靠我們的羽毛裝飾自己,“用演員的皮包藏起虎狼之心”,自以為裝腔作勢地寫幾句無韻詩就可以與你們中的佼佼者媲美,他是個十足的‘打雜者’,卻自命為舉國唯一‘震撼劇壇’的人物。”格林死後在收入上文的書《百萬分懺悔買得一分智慧》出版時,他們的另一位熟人寫下序言,向莎士比亞表示歉意,並證明莎翁是一位值得人們尊敬和愛戴的詩人。
流言止於智者,真金不怕火煉。莎士比亞後來不但贏得了廣大觀眾的擁護和愛戴,還贏得了大學生團體的尊重和敬佩。甚至大學生們還在學習課餘演出莎士比亞的一些劇本,像《哈姆雷特》《錯誤的喜劇》等。米爾斯在《智慧的寶庫》中,稱讚他的喜劇、悲劇都“無與倫比”,能和古代一流戲劇詩人媲美。
莎士比亞寫作的成功,獲得了騷桑普頓勳爵的眷顧,自然而然地,勳爵就成了他的保護人。為了答謝勳爵,沙士比亞還為他寫了許多十四行詩。借助勳爵的支持和保護,沙士比亞青雲直上。
1594年,他所在的劇團受到王宮大臣的庇護,被稱為“宮內大臣劇團”;兩年後,他申請到了“紳士”稱號,紋章也成了他的榮耀,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他還先後三次購置了房產。1603年,詹姆士一世繼位,他的劇團成為“國王供奉劇團”,他和團中演員也被任命為禦前侍從。一步步的晉升和戲劇寫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亞的劇本蜚聲海外。
但令人驚奇的是,這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天才竟然是同性戀者,這是讓每一個“莎迷”都很吃驚的事情。更不可思議的是,被傳是沙士比亞同性戀對象的竟然是莎翁油畫上的完善頓伯爵。畫中的南安普頓伯爵秀美的臉龐,嬌豔欲滴,嘴唇上還抹著唇膏,左耳戴著精致的耳環,手撫披散到胸前的長發,簡直就是一個溫柔多情、俊俏不凡、高雅端莊的大美人。
據說,莎士比亞在完成這幅畫的時候,正是他風華正茂的時期,當時他就住在南安普頓伯爵的府上。莎士比亞將敘事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獻給了伯爵,並且還許諾要奉獻“幾篇更為嚴肅的作品”,或許就是一年後寫成的《魯克麗絲受辱記》。
盡管一代文豪莎士比亞娶了安娜·哈撒韋為妻,但他真正心儀的戀人究竟是誰,這一直都是文學批評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
(二)細數莎翁的戲劇成就
莎翁一生成就卓著,偉大的戲劇成就使他流芳百世,飲譽全球。他一生中共創作了37部戲劇,《維納斯與阿多尼斯》、《魯克麗絲受辱記》兩首長詩和1547首十四行詩。
他的曆史劇有《約翰王》、《理查二世》、《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亨利四世》等,其中《亨利四世》被稱為最成功的曆史劇;喜劇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錯誤的喜劇》《終成眷屬》、《無事生非》、《一報還一報》、《暴風雨》、《馴悍記》、《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愛的徒勞》、《維洛那二紳士》、《泰爾親王佩力克爾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其中《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被稱為四大喜劇;悲劇有《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李爾王》、《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凱撒》、《安東尼與克莉奧佩屈拉》、《科利奧蘭納斯》、《特洛埃圍城記》、《雅典的泰門》等,其中《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李爾王》是四大悲劇;悲喜劇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十四行詩《愛人的怨訴》、《魯克麗絲受辱記》、《維納斯和阿多尼斯》、《熱情的朝聖者》、《鳳凰和斑鳩》等。
他的曆史劇記錄了英國百餘年的動亂,反映了莎士比亞反對分裂,擁護統一的主張,渴望開明君主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諧的政治與道德理想。而他喜劇的主題大多是愛情、友誼和婚姻,一些具有智慧與美德的青年男女多是主人公。莎翁表現了青年男女們為爭取愛情、幸福與自由的鬥爭,用理想解決社會矛盾的信心,歌頌了追求人生理想的美好和愛情的甜蜜。同時,莎翁在他的作品中還表現了深度的不滿,他委婉地揭露了禁欲主義的虛偽、清教徒的偽善,批判了高利貸者的貪鄙。而他的《暴風雨》、《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用神話般的傳奇,反映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相信超自然的力量能解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在一些作品中,莎翁寄托了自己對寬恕、和解精神的理解,並且一直使此精神貫穿其中,那些生活幻想的美麗以及情調的濃鬱浪漫都勾勒出了高妙遠逸、聖潔至純的意境,甚至他最出色的作品《暴風雨》還被稱為“用詩歌寫的遺囑”。
思考和挖掘人性,進一步深入地認識人生和探問人性的偉大作品就是他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以及另一部悲劇《雅典的泰門》。在這些作品之中,莎翁提出了許多文學家至今都難以回答的問題,成為世界文學中永遠閃耀著曆史光輝的傑作。當哈姆雷特為報父仇時,他就發現了這個世界是已經被人顛倒了,他決心擔負起“重整乾坤”的曆史使命,而結果哈姆雷特空懷大誌,無力回天;奧賽羅正直淳樸,易受人欺騙,最終在奸人的擺布下殺妻自戕;李爾王則在權勢帶來的尊榮、自豪中迷失本性,最終權利淪喪,在磨難重重中才真正地認識了人性;一個功勳赫赫的英雄,一個正義和仁厚的人描寫的就是麥克白,然而在王位的誘惑和野心的驅使下,他最終淪為“從血腥到血腥”、懊悔無及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