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獨步古今的拜倫(1 / 3)

19世紀,英國的浪漫一族在已知的毒素裏,最毒的毒素就是你,

你是你自己的地獄。(拜倫)

拜倫是一個獨步古今的天才詩人,在波瀾詭譎的浪漫主義文苑詩壇上,他大筆如椽,擲地有聲,因此拜倫被評論家稱為是19世紀初英國的“滿腔熱情地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的詩人。在民族解放的政治舞台上,他是一個身著戎裝,叱吒風雲,為民主和自由而戰的勇敢的鬥士。可惜的是,拜倫英年早逝,36歲的他就與世長辭。

(一)少年時期的拜倫

拜倫在一個古老而又敗落的貴族家庭裏出生。1788年,喬治·戈登·拜倫在英國倫敦一間被租用的簡陋房子裏降世。

拜倫家族跟隨著“征服者威廉”一起從諾曼底來到英國,由於戰功顯赫,曆代都受到國王的賞賜,並封為勳爵。當拜倫10歲的時候,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自己竟然成為紐斯台德世襲領地的主人。

可是,詩人拜倫卻有一位性情暴烈、行為粗野,又喜歡豪飲濫賭,欠下了巨額的債務的父親。他的父親在20歲的時候,就拐走了卡爾馬瑟侯爵夫人,他整日花天酒地,大肆揮霍著侯爵夫人的財產。在他父親巨額賭債和拚命揮霍的境況之下,侯爵夫人隻好逃離法國,在那裏生下了女兒奧古絲塔,她就是詩人拜倫的同父異母的姐姐——對拜倫的生活和創作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姐姐,也是拜倫一生中最親密的朋友。

浪蕩的拜倫父親,不久又看上了一個出身貴族的少女凱瑟琳·戈登,雖然她長得並不漂亮,但她的父親擁有巨額的財產,這對拜倫的父親而言太有誘惑力啦!1784年,他們結婚,這位夫人就是拜倫的母親。由於他父親賭博、好酒和遊蕩,很快又把戈登家的財產揮霍蕩盡。夫婦倆隻好變賣了土地和家產,移居法國,他們的生活一天天地貧困起來。

三年之後,約翰·拜倫夫人就懷上了拜倫,回到英國後,她生下了小拜倫。在拜倫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終於在“沒有一件襯衫、沒有一文錢,唯一的一件衣服也早已百孔千瘡”的潦倒境遇中死去。父親的死加上母子倆貧困潦倒的生活,使拜倫母親的性格變得異常暴躁乖戾,喜怒無常,拜倫也就是在他母親的這種性格的影響下長大的。

據說,拜倫一生下來就是跛腳,又有的人認為是被他殘暴的母親一氣之下打成的。但是拜倫一生下來就是一個英俊的美少年,他的眼睛是清澈的,一頭卷曲頭發是褐色的,皮膚是白皙的,人們都很喜歡他。他的嗓音也很好,說起話來悅耳動聽,上大學時被同學們稱為“好嗓子紳士”。但是,唯獨跛足這一缺陷,常常使他感到自卑和苦惱。幼年時,每當他在街上走過,總會聽到人們這樣議論他:“啊,多麼漂亮的孩子啊,可惜是一個跛腳!”這時拜倫馬上就會漲紅了臉,然後抹著眼淚,一邊大聲說:“不許你這樣說我!”一邊就向對方撲去。

拜倫在幼年的時候,聰穎好學,記憶力也特別好,他被送進阿伯丁學校讀書,但有時也像所有的孩子一樣頑皮,搞一些惡作劇。小夥伴們既喜愛他的善良、正直和義氣,又對他時而暴烈的性子感到吃驚。一個老師曾這樣評價過他“一個十分討人喜歡的孩子,可是難以駕馭”。

除了在學校讀書,母親還為他請了曆史和拉丁語的家庭教師。“曆史癖”的拜倫就是從這個時候形成的。拜倫非常喜歡閱讀曆史書籍,他常常懇求母親借書給他看,於是母親就從圖書館借來了很多的曆史故事書,有關於羅馬、希臘的,也有土耳其的。

每當夜色降臨,小拜倫就不知疲倦地開始了他的閱讀。在閱讀時,他總是帶著一點點的恐怖和好奇去讀,在遙遠的曆史長河中暢想、徜徉、流連。古英雄的輝煌戰績曾多次激起小拜倫內心的崇拜和向往,無形中書籍的知識就充滿了他的大腦,豐富了他的學識,樹立了他的誌向。有一次他對小夥伴說:“我總有一天會召集一支部隊,士兵們身穿黑衣,騎著紅馬,他們將被稱為‘拜倫的黑騎兵’。你們一定會聽到我們了不起的奇跡的。”

幼年的戲言,沒想到在30年後真的實現了,他果然成為一支希臘聯軍的總司令,他戴著鋼盔、寶劍和黑色鬥篷,戎馬一生,軍隊的榮耀和自豪一直陪伴著他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拜倫雖然在學習上不怎麼用功,但是他看的書卻非常多,而且聰穎好學,讀書不倦。他後來回憶說:“人們從未看到我讀書,他們都認為我老是懶洋洋的,在惡作劇或做遊戲,事實上我在吃飯時讀,在床上讀,在沒有人讀書時讀。自我5歲以來,就讀了所有的讀物。”讀了《聖經》以後,拜倫對神秘傳奇的東方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還特別喜歡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

拜倫在學校,不僅好讀書,而且還特別好鬥。一旦有人嘲笑他跛腳時,他就會迅速打敗對手。如果他挨了一下打,他必定要回敬兩下以示抗爭。

1801年,拜倫去哈羅公學就讀。當時的哈羅公學校長約瑟夫·德魯裏,正在自己的書房裏工作,一會兒就來了一個天資聰穎、外表俊美,但腿有殘疾的貴族少年。校長就親切地和他交談,校長馬上發現:“交給我的是一匹在山裏野慣了的小馬駒。不過,從他眼中看得出,他是有思想的。”哈羅公學在英國曆史上培養出了許多知名的人物,丘吉爾首相就是這所哈羅公學學校畢業的,而且他十分崇拜拜倫。

在哈羅公學的日子裏,拜倫依然和以前一樣,不喜歡課堂學習,卻熱心於課外閱讀,他把課上的時間幾乎都用在了讀書上,所以,他博覽群書,獲得了豐富的知識。當時的背景是,法國正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各國人民也為尋求獨立、自由和解放進行著波瀾壯闊的鬥爭,年輕的拜倫很想在這個曆史大潮中大顯身手,他已經敏感地意識到自己是革命時代的人,而且是一個在生活和社會變革與發展的人。他在寫給司各特的信中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裏,當一切都大規模地屈服於惡勢力時,個人的一切都似乎變得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