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狄更斯、薩克雷和勃朗特三姐妹(1 / 3)

19世紀,英國的小說家永遠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

延宕是偷光陰的賊。抓住他吧!(狄更斯)

(一)狄更斯,傳奇的一生

狄更斯無疑是英國眾多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中最傑出的一個,最讓人熟悉的,是他的小說《雙城記》!當然,他的《艱難時世》、《大衛·科波菲爾》、《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老古玩店》、《我們共同的朋友》等也寫得不錯。

狄更斯是一個高產作家,他憑借勤奮和創作天賦寫就了許多經典的著作。他還是一位幽默大師,常常用妙趣橫生的語言在浪漫和現實中講述人間真相,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

狄更斯出身貧寒,卻又愛慕虛榮,他每天拿不到很多的工資,卻總是喜歡打腫臉充胖子,過那種紳士般的生活。他的母親也不會理財,有錢就亂花,結果經常債台高築。他的父親就是因為無力償還被逮捕入獄。由於家庭貧寒、債務累累,年僅12歲的狄更斯在家裏就挑起了重任。

狄更斯剛踏入社會時,在一家皮鞋油作坊當童工。他機靈聰明,長得俊秀,因此皮鞋作坊的老板很欣賞他。老板為了賺到更多的錢,就讓狄更斯在大街上當真人模特,在現場直接表演。狄更斯覺得這樣很丟人,自尊心被深深地傷害了。後來,當他尋找到文學這個發泄口時,他就把自己沉浸在文學創作中。在寫作中,他慢慢地向讀者找開那一扇幽暗、孤寂的心扉。後來,他又做過抄寫員、速記員和新聞記者,艱難的生活和不凡的經曆使他備嚐艱辛、屈辱,讓他看盡了人情冷暖,因此他更深知勞動人民的疾苦。他在自己第一部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就寫出了自己的心路曆程。

狄更斯近乎傳奇的一生,讓人心生憐憫,又給人幾分欣慰。

他第一次創作投稿,就被出版機構采用了;他曾兩次去美國訪問,都受到美國官員的熱情招待,並給予他最高的禮遇。當然,在美國他也受到了揶揄和責難,曾經被尷尬地冷落過。可惜的是,晚年的狄更斯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什麼東西了。值得慶幸的是,他卻迸發出演講的天賦,於是,他就天天遊蕩在國內的各個地方巡回演講,直至累得半身不遂,他才罷休。

狄更斯的婚姻生活更富戲劇化。在他生活很貧困的時候遇到了上司的女兒凱瑟琳,並與其結婚了。狄更斯和自己的妻子凱瑟琳相依相伴二十餘年,共同生下了10個兒女,然而,讓人無法想象的是,狄更斯卻一生都在愛戀著自己妻子的妹妹。狄更斯在舞台上排演戲劇,在生活之中也是如此排演。他在戲台上和少女演員一同演出,在台下,他就愛上了少女演員,並和她同居。

狄更斯一生刻苦勤勉,繁重的勞動和對改革現實的失望,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1870年狄更斯因腦溢血與世長辭。他去世後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的“詩人之角”。他的墓碑上這樣寫道:“他是一個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

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遊記、戲劇及小品寫得也不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長篇小說代表作《艱難時世》和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在《艱難時代》一書中,狄更斯無情地揭露了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詳細描寫了工人的反抗和鬥爭。他痛斥了荒淫殘暴的法國貴族,深切同情了苦難重重的人民群眾。他還用對法國的批判和清醒的認識暗指了英國黑暗的現實社會,他預示這場“可怕的大火”也將會在法國重演。其他作品還有《霧都孤兒》、《老古玩店》、《董貝父子》、《大衛·科波菲爾》和《遠大前程》等等,也寫的很有深度和廣度。

在《艱難時世》中,狄更斯直接就寫出了勞資矛盾。當時英國的“憲章運動”爆發了,狄更斯為人們的處境和壓迫感到憤慨,他就借小說抨擊資本的罪惡。在這部作品中,狄更斯描寫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國會議員葛擂梗,一個是紡織廠廠主龐得貝,他們倆都是鎮上的巨頭。掌握著鎮上居民的命運。葛擂梗是一個“專講實際的人”。他用隨身攜帶的尺子、天平和乘法表,把萬事萬物,甚至人性、情感都劃歸為“一個數字問題,一個簡單的算術問題”。他和董貝先生一樣,董貝先生堅持自己的人生原則,他還把自己的人生原則貫徹到家庭生活中去。葛擂梗有一雙兒女露易莎和湯姆,他始終都用這種理念給她們洗腦,她們快樂的童年也就是在這樣功利的環境下長大。露易莎和湯姆沒有童年的歡樂,她們被關在牢房似的教室裏接受著無數數字、概念等,而想象、情感和一切高尚的精神活動都被摧毀。妙齡時期的露易莎在父親的洗腦下,沒有自我的人生追求,也沒有了個人的幸福向往,就糊裏糊塗地嫁給了比她大30歲的龐得貝,對弟弟的友愛因為弟弟的墮落而失望,避開了花花公子的誘騙卻也陪葬了她唯一的一次愛情。湯姆則近乎成了他父親的一個模板,他以事實哲學為自己自私和墮落的行為導航。小說通過葛擂梗教育的失敗,諷刺了現實社會的殘酷和功利帶來的人性的毀滅。龐得貝殘酷無情,他把工人看成是“沒有愛情和喜悅,沒有記憶和偏好,沒有靈魂”的機器,把工人最起碼的生活要求斥為奢望。他說那是“希望坐6匹馬的車子,用金湯匙喝甲魚湯,吃鹿肉”。在資本家的壓迫和奴役之下,工人們發起了反抗。狄更斯既為工人的遭遇感到憤慨,也為工人的悲哀而感到悲哀。在小說裏他描寫了勤勞、正直、富有同情心的工人,寫出了他們具有的美德。他同情、讚美具有吃苦耐勞、寬容諒解精神的工人斯梯芬。

在《艱難時世》中,狄更斯表現出的是暴力革命態度。而在曆史題材小說《雙城記》裏,他卻在尋覓社會中能引起矛盾爆發的“不確定的那顆定時炸彈”。《雙城記》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是狄更斯的傑作之一。“雙城”指的就是巴黎和倫敦,作者希望英國能借鑒法國大革命的教訓和啟示。小說是分三部分來寫的,情節圍繞梅尼特醫生的經曆展開。法國革命前夕,梅尼特醫生出診時發現貴族厄弗裏·蒙地侯爵強奸農家婦女,而且狠毒的他還殺害了農家婦女的弟弟。當得知此事後,梅尼特醫生不畏侯爵的威脅利誘,奮不顧身向朝廷告發。令他想象不到的是,他竟然被侯爵反咬了一口,結果自己卻成了替罪羊被關入監獄長達18年。狄更斯深切地同情人民,對社會表示了強烈的憤概和不滿。但他又認為流血隻會造成更多的流血,所以,他反對通過暴力來反抗社會。當得伐石太太的兄弟和姐姐都被貴族害死,在強烈的複仇心理驅使下,梅尼特嗜殺成性,於是,革命就成了瘋狂的混亂。然而,冤冤相報何時了,唯有求助“愛”,隻有博愛和仁心才能解決仇恨,化解矛盾。

在女兒愛的撫慰下,血氣方剛的梅尼特醫生捐棄舊怨,認可了仇人的後代,並選他做了女婿。代爾那拋棄貴族特權,以自食其力、清白為人,救贖祖先,洗刷罪惡。路茜的愛慕者卡爾登代替被革命者判處死刑的代爾那上了斷頭台,不惜以生命來實現愛的諾言。狄更斯這部小說借古諷今,他反對暴力,宣揚人道主義精神,勸誡人們不要采取“愚蠢行為”,把“愛”作為消除階級對抗的法寶。

(二)“給名利定罪”的薩克雷

薩克雷也是一個批判現實主義的健將,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就是長篇小說《名利場》。它以辛辣諷刺的手法,真實描繪了1810-1820年攝政王時期英國上流社會沒落貴族和暴發戶等各色人物的醜惡嘴臉和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黑暗。小說《名利場》篇幅宏大,場麵壯觀,情節複雜,心理刻畫深入,尖銳潑辣的諷刺風格尤為奪目。薩克雷也因《名利場》叱吒文壇,與狄更斯齊名。

薩克雷幸福的一生使他比狄更斯幸運得多。他還曾經在劍橋大學讀過書,後來寫就了成名作《勢利眼集》,他在書的一開始就寫到“卑鄙地讚賞事物的人就叫做勢利者”。他認為“人們由於害怕勢力者,既不敢追求幸福,也不敢去愛人。誠實而高尚的心靈,由於勢力者的專暴而憔悴死去”。

薩克雷的《名利場》描寫了富家小姐艾米莉亞和窮畫家的女兒利蓓卡·夏潑的生活經曆。艾米莉亞和利蓓卡·夏潑是一對好同學,艾米莉亞純潔、善良、天真,她經常真誠地幫助她的好同學利蓓卡,而利蓓卡卻不僅不領情,反而暗地勾引她的丈夫。夏潑為了達到個人肮髒的目的,無所不為,她甚至把自己的丈夫也當成自己的一顆棋子,任意擺布。作者把冷酷、自私、殘酷無情的夏潑寫成在這個名利的社會影響下的一個十惡不赦的惡棍。同時,作者還揭露了黑暗、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社會。艾米莉亞雖然不同於夏潑,但是她在那樣的社會下,也隻是一個犧牲品,一個傀儡、一個配角,她得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整日抱著幻想,空虛無聊。因此作者把他的《名利場》稱為“一本沒有正麵主人公的小說”。

除了《名利場》外,薩克雷還創作有長篇小說《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紐克姆一家》、《弗吉尼亞人》,中篇小說《巴利·林頓的遭遇》等。他的《亨利·埃斯蒙德》和《紐克姆一家》寫得也很出色。薩克雷擁有英國有教養的紳士所特有的機智幽默,他也就是這樣以玩世不恭的態度來批判現實的,他繼承和發揚了斯威夫特、菲爾丁、斯特恩的諷刺小說的傳統。由此,他成為英國19世紀小說發展高峰時期的重要作家。(三)勃朗特三姐妹的傳奇

在英國文學史上,勃朗特三姐妹是一個傳奇,他們是三個姐妹,同時又是三個作家,而且都寫了一部驚世之作。她們既作為璀璨的星座而閃耀,又作為單獨的巨星而發光。《簡·愛》和《呼嘯山莊》已經在世界文學寶庫中占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簡·愛》、《呼嘯山莊》這兩部不朽的名著竟出於名不見經傳的兩姐妹之手,她們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這更成了英國文學史上的佳話。然而人們沒有想到,這兩姐妹的成功卻源自她們那孤獨、苦悶和不幸的生活。

勃朗特三姐妹都生長在一個窮牧師家庭,母親在他們還很小的時候,就得肺癌去世了。母親的離世使全家陷入了不幸,失去了母親的孩子們就像沒有陽光的嚴冬,淒涼、冷寂充滿了抑鬱和憂傷。所幸的是,她們唯一的親人父親,學識淵博,他親自教她們讀書,指導她們看書讀報,使她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當夏洛蒂和艾米莉的兩個姐姐先後患肺病死去時,夏洛蒂就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她將這種痛苦的經曆寫進了《簡·愛》,並且為了紀念她的姐姐,在書中塑造了一個海倫·彭斯的可愛小姑娘的形象。此後,夏洛蒂和艾米莉就回到家裏,與弟弟勃蘭威爾和妹妹安妮一起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