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的少年“留學生”生涯對章啟月一生而言都是難忘的,這是她嗣後涉身崇高的外交事業的一個極為珍貴的“濫觴”。
1977年1月,章啟月告別了她熟悉的“小紅房”學校,也告別了中國代表團駐地——紐約西區66街林肯中心對麵那幢頗有特色的十四層大樓。當小車緩緩駛出大門時,章啟月看到了那塊精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銅牌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當時,章啟月怎麼也沒有想到,此生竟會與這幢大樓結下不解之緣!章啟月更沒有想到,粉碎“四人幫”後的祖國蒸蒸日上,正是“飛雪迎春到”的早春季節,新的更大的機遇正在等待著正當豆蔻年華的少女。如同含苞欲放的章啟月的前程燦爛似錦,鋪滿鮮花!
章啟月四歲時,父親章曙初出國門,來到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一晃八年,待到章曙卸任歸來,“章家有女初長成”,章啟月已儼然是六年級的小學畢業生了。
章啟月一家最初住在北京城東雅寶路。在“文化大革命”風雨驟然襲來之際,她在豫王墳第三小學開始了充滿政治色彩的“啟蒙教育”。四年級時,章啟月無奈地隨著母親來到外交部設在地處贛西南的上高五七幹校。在那個混亂的年月裏,革命是第一位的,無論是你怎樣拖家帶小。對於小諳世事的十來歲的女孩子來說,這個遠離北京、贛江邊上的小鎮是完全陌生的。
好在“少年不識愁滋味”,何況五七幹校裏幼兒學校一應俱全,章啟月的日子並不寂寞。所幸,薛潤吾在這窮鄉僻壤裏戰天鬥地的日子並不長。章啟月很快隨母親回到她熟悉的家。她最終在北新橋方家胡同小學拿到了那張象征性的小學文憑,然後進入北京二十一中就讀。
當章啟月讀到初二的時候,機遇開始垂青這位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了……
經過聯合國譯訓班深造的章啟月在紐約、日內瓦邁出了迄今為止十六年外交生涯的第一步。
女兒回國半年多後,章曙結束了在聯合國秘書處的任期,也回到了北京。在外交部北郊五七幹校“補課”一年後,章曙又回到了他熟悉的西亞北非司,曆任副司長、司長。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使東京以前,章曙還曾常駐布魯塞爾,“一身三任”,擔任駐比利時兼盧森堡大使兼常駐歐洲共同體使團團長。卸任東京中國大使後,他又當了將近四年的外交學院院長。
就在章曙為中國外交事業幹得風風火火的時候,章啟月正在為日後的外交事業壘起了一塊又一塊堅實的基石。回到了闊別兩年半的北京,章啟月的心頭時時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四凶翦除,天朗氣清,神州到處春常在,時代的春風輕拂少女情懷,愜意莫名!章啟月很快跨進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學校,插入高二就讀。
當年盛夏,鄧小平再度複出,猶如料峭早春裏響起的第一聲驚雷!如果振興教育、呼喚科學是鄧小平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二十年改革曆程最初邁出的兩大步,那麼恢複高考製度便是這位中國改革開放設計大師嘔心瀝血奏出的悠揚序曲。
1978年1月,章啟月回國剛好一年後,她與許多來自祖國各地的莘莘學子一起,跨進了地處京郊的北京外國語學院(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美麗的校園。成為“文革”後“北外”第一批經過統一考試招收的新生。
雖然學海無涯,書山亦有險阻,但是,對於章啟月這樣經曆了十年浩劫的青年人而言,猶如春江放排,千裏輕舟。她的日子過得稱心快意。當離畢業還有幾個月的時候,章啟月的辛勤汗水結出了碩果——她考上了第二期聯合國譯員訓練班。這使她有機會重返睽違五年之久的紐約。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舉辦的聯合國譯訓班專為聯合國各機構培養大批高級翻譯人才。從“大師兄”崔天凱(前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現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公使銜參讚)到最小的“師弟”馬雪鬆(前外交部翻譯室培訓處處長,現任國際司一等秘書)、張建敏,以及近年來,在朱鎔基、錢其琛記者招待會上屢屢曝光、出足風頭的朱彤小姐(現任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副處長),都曾在此地“修煉得道”。
一年的培訓深造的日子倏忽過去。轉眼又是1983年瑞雪紛飛的數九隆冬,章啟月再次登上了飛往紐約的班機。這次她是作為國際職員,前往聯合國秘書處擔任同聲傳譯工作。一年後,她飛到明媚秀麗的萊蒙湖畔,供職於日內瓦聯合國辦事處,“同聲傳譯”的角色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