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立剛的母親陶菊娣對子女要求很嚴格,從來不許自家孩子與其他人家的孩子交朋友。生活在嚴母管教下的季立剛從小到大幾乎沒有一個朋友,一直在母親管束下孤獨地生活。
母親臨去香港時一再囑咐季立剛:“你在上海好好看管房子,早點成個家,生個孩子,將來香港爺爺那邊的房子、股票都是你的。”
1979年,季立剛考取了北京航空學院。當他將這一大喜訊告知遠在香港的父母時,沒想到母親卻當頭潑下一盆冷水,在電話中嚴厲製止:“剛剛,不許你去北京讀書!你走了,上海的小洋樓被叔叔家搶走了怎麼辦?要讀大學,也要讀上海的。讀不了大學也沒關係呀,你早點成家生孩子才是正事,反正咱們家有一大筆家產供你繼承……”
在母親的幹涉下,季立剛隻好默默含淚撕掉了錄取通知書。第二年,季立剛又考取了上海某工業大學。這一次,他的父母特地從香港趕回上海,可他們不是回來祝賀,而是回來想說服兒子再次放棄上大學的機會早日成家。季立剛這回沒聽母親的話,他語氣堅決地說:“不到三十歲,我決不結婚!再說我習慣了一個人生活。”季母見一向百依百順的兒子強了起來,知道他是認真了,隻好答應讓他去上大學。想到自己上個大學這麼難,季立剛麵對小洋樓不禁黯然神傷……難道我隻是這幢祖傳房屋的犧牲品?
1983年,季立剛大學畢業,妹妹季圓圓也遠赴德國留學。畢業後的季立剛被分配到上海一家大型企業擔任助理工程師。三十歲那一年季立剛果然結了婚,女方是個舞蹈演員。這位漂亮的姑娘之所以願意嫁給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看中了季家的住房條件。
可惜的是結婚剛剛半年,季立剛的妻子就在一次隨團到美國的演出中一去不返。兩年後雙方才通了第一次信,女方要求離婚。季立剛在苦苦哀求、徹底絕望後隻好同意離婚。這次打擊使原本沉默的季立剛更加消沉,此後一直孤獨地生活了五年。盡管其間說媒的人和主動示好的女性不計其數,但經曆過感情創傷的季立剛輕易不言愛情。
直至1995年春天,已經三十八歲的季立剛才結識了剛從沈陽軍區文工團轉業回上海工作的大齡姑娘金帆。金帆家原住上海,後舉家遷居沈陽,父親已經去世,母親身體有病,正是因為照顧生病的母親,金帆才錯過了幾次婚約。季立剛被金帆的善良深深打動,他向她傾吐了愛慕之情,金帆沒有拒絕。為-了考驗金帆對他的愛情,季立剛耍了個心眼,並沒有告知金帆他有著條件優厚的家境,也沒邀她去過小洋樓。蒙在鼓裏的金帆還以為季立剛真是普通工人之家的兒子,她還在單位打報告申請要婚房。
1997年6月,相戀兩年多的季立剛和金帆終於快結婚了。這時,季立剛才向金帆和盤托出自己的家世,金帆對季立剛的這種考驗表示理解。10月,他們雙雙在上海著名的“老正興”飯店舉行了婚禮。
季立剛的父母和妹妹都特地從香港和德國趕回。陶菊娣給新媳婦準備了24K足金項鏈和兩枚戒指,並另包了一萬港幣的見麵禮。一見麵,陶菊娣就拉住兒媳婦的手一個勁地說:“你要好好照顧立剛,他是我們家的財產繼承人,我們的命根子。上海這麼多房子,還有香港的房產、股票,價值好幾百萬,你隻要好好待他,將來我們去財產公證,所有財產都是你們的,你可享清福了……,’雖然她說得百般動聽,金帆心裏卻有說不出的不舒服。她覺得這個女人太不一般了。她不禁自忖,自己在這個家裏會有什麼樣的地位呢……
丈夫潛伏十多年的精神病終於發作了
送走了父母,季立剛與金帆才算有了清閑。季立剛上班第一天就將父母送給他的八萬港幣以金帆的名字存進了銀行。回到家他馬上與妻子商量將嶽母接來上海同住,以便為嶽母治病,見丈夫如此體貼,金帆高興得連夜買了飛往沈陽的機票。
三天後,金帆將母親從沈陽接到家中,金母被季立剛安排在二樓正南大房間,房間有一個八平方米的大陽台。冬天,患肺病的金母就在陽台上曬曬太陽、澆澆花。季立剛還給嶽母請了醫生定期上門看病,為了方便照顧金母,又專門請了一個鍾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