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趨勢:新經典俗語(3)(1 / 3)

人體寫真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藝術,沒有羞怯,它不是暴露,而是一種聖潔的美。不會被作為商品在社會上流傳,隻是“新美人”們驚豔一回的方式。她們寬衣解帶,有的是為了紀念青春的自我,有的是為了塑造藝術的自我,有的是跟上流行的步伐,嚐試挑戰自我。

寫真女子所擁有的是青春+美麗+勇氣,外加每套寫真六百元至三千元不等的付出。脫和露,她們比誰都更愛自己,愛青春的容顏,可人的資本,以及為了忘卻的紀念。

8.處女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清純玉女”?梁詠琪、蔡依琳、徐懷鈺、廣末涼子……明星們給了少男一個最初的女人形像,讓我們知道原來看一個美女不隻可以看她的臉部。

小甜甜布蘭妮如今是環球演藝界的傳奇和驕傲,因為她還是處女。在性得來如此容易的今天,處女酷在保持著一份清醒與信念。現在有人喜歡說“要找處女啊,到幼兒園去找呀,還得看緊點”;當“新美人”我行我素法則確立之後,處女的世界一樣會受到矚目與尊敬。

“傳統”、“保守”以及“自我克製”的英國青少年在性的開放程度上一點也不輸給美國人了,十幾歲的少女懷孕率急劇上升。據統計,英國的少女懷孕率在歐洲是最高的,為此中學中開展了一項“無性之樂”(TheJoyofNoSex)運動,教育少男少女們保持貞操,降低少女懷孕率,英國政府為這一計劃撥款八千七百萬美元。

校園裏廣貼海報,包括在廁所中、宿舍裏等貼有宣傳海報,上麵的標語是“做處女很酷”、“性:你思考得足夠多了嗎?”等。在“越墮落越快樂”的感官世界,“要貞操也要快樂”是另一種法則,是“新美人”的法則。

(空腹少年)

生育:從能力到興趣的革命和選擇

生育是夫妻家庭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傳統中,對生兒育女,女人們別無選擇,隻有生過孩子的女人人生才完整,才有意義,所謂“傳宗接代”——那時的生育之於女人,隻能是本能和職責。

現代社會,女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生育是女人的權利而不是義務”;也有越來越多的女人選擇不生育,她們不是沒有生育能力,而是不願意生。到底是什麼在左右著“女人生子”?

——“我沒有這個膽量”、“我為我生子”、“生也罷,不生也罷”……生,還是不生,這是個問題。

家事調查

背景:

據報導,上海市近年來人口出現了負增長。

在現代都市,生育與不生育是個人的選擇,這一觀念業已成為眾多青年的共識。“丁克”家庭也越來越多,不育或晚育已成流行趨勢。

最近,記者對北京市二十歲至三十五歲的青年進行了一次隨機抽樣調查,收回有效答卷一百五十八份,獲取了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數據。

生育選擇調查表如下:

調查結果顯示:

1.男子更傾向於選擇生育。男子中選擇生育的比例高達68.7%,比女子高出近十五個百分點;女子中選擇不生育的比例達到46.2%,已接近半數,也就是說,女子中選擇生與不生的人數幾乎對半。

2.已婚者選擇生育的比例更高,接近四分之三,未婚者選擇不生育的比例達到50.6%,超過了半數。

3.已生育者中有27.8%更願意選擇不生子。未生育者選擇不生子的占46.2%,接近半數。

4.文化程度越低者,選擇生育的比例越高。碩士以上、大學本科及大專以下者中,選擇生育的比例分別為:56%、59.2%、62.9%;反之,也就是說,文化程度越高者,越多選擇不生育。

5.年齡越高的青年,越願意選擇生育。二十至二十五歲、二十六至三十歲、三十一至三十五歲的人中,選擇生育的比例是41.7%、55.6%、84.9%;反過來,年齡在二十至二十五歲的青年則有近60%的比例選擇不生育。

6.青年男女選擇生育的原因,最主要的理由依次是:a有孩子家裏熱鬧,能帶來無窮樂趣.b有養育新生命的渴望;c孩子是家庭的潤滑劑,是夫妻關係的紐帶;d滿足家人要孩子的期望。而傳統觀念中,諸如“養兒防老”、“讓子女實現自己未遂的理想”、“別人都生小孩子自己也要生一個”等原因,已經是選擇生育的最次要理由。

7.青年男女選擇不生育的主要原因有:a為事業奮鬥,無暇他顧;b精神和心理上都未準備好;c對孩子的成長充滿憂慮。其次原因有:a考慮有經濟上負擔太重.b對撫育孩子懷有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