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掛在棚頂的燈管從沉睡中睜開了眼睛,隨同它一起醒來的還有吊在棚頂的風扇。
“你是研究曆史方麵的學者?”坐在我對麵的那個男人用沙啞的聲音問。
“我隻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隻不過是對這段曆史比較感興趣而已。”我實話實說。
他嘴角微微動了一下,我看不出來那是什麼表情,轉瞬即逝。接著他站起身來,走向了那一排排擺放著文件的架子。他在其中尋找了片刻,然後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文件,走了回來,將其放到了桌子上。
“這裏是一些之前研究高句麗文化的學者整理出來的關於高句麗的資料。你若是感興趣可以看一看,當然,你隻能坐在這裏看,不能把它帶回去。”他重新坐回了我的對麵。
我點了點頭,然後翻閱起了桌子上的那份厚厚的資料。說實話,一看到這麼厚的資料,我就已經失去了一半看的興趣。不過,人家畢竟已經把資料拿了過來,終歸還是要看看的。
我挑了一些重點大概的看了一下。資料的前一部分大概是翻譯出了一些古書上對高句麗的描述,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沒有大篇幅的詳細內容。
資料裏先是介紹了高句麗王國的始祖朱蒙。
朱蒙,又稱東明、鄒蒙、鄒華、眾解等,生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北扶餘人(漢化的肅慎南支),朱蒙本是北扶餘的一位王子,其母叫柳花,傳說是河伯的女兒,後為扶餘王的婢女。朱蒙的出生和他創立高句麗國的過程都具有濃重的神話色彩。
高句麗最早的統治中心就是在我腳下的這片土地,後來遷到了吉林集安。集安也是現在對高句麗文化研究的重要地點,除了高句麗時期的城市外還發掘出了大量的古墓。高句麗最強盛時期是在南北朝時,當時高句麗的疆域,東至日本海,西以遼河為界,北達如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北江以北。
高句麗人民主要以農業和漁獵為生,信奉的神明大概都與農業有關。在已發現的高句麗遺跡的壁畫中,主要記載了高句麗人戰爭、狩獵和大型活動。從壁畫上可以看出,高句麗人民勇猛好戰,壁畫上還出現了炎帝、女媧,伏羲、神農氏、飛天、仙鶴、仙人等中原文化產物。這些說明了高句麗文化與炎黃文化一脈相承。
現在一些學者對於高句麗的歸屬爭論不休,我在網上也看到了類似的爭論,這份資料的後麵部分也主要寫這些。我大概的看了看資料後麵的圖片,大概是高句麗的一些遺跡發掘時的照片。我合上了厚厚的資料,然後看向對麵的這個男人。此時他正在聚精會神的看著另一份厚厚的資料。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比網上要詳細的很多。那個,我還有些事情,就先回去了。”跟一個寡言少語的陌生人獨處於這種環境下讓我感覺很不舒服,我隻想盡快的離開這裏。
他將文件小心翼翼的放回了原處,然後將我送出了博物館。
“有時間可以再來。”他沒等我回話,轉身走回了博物館裏。
我如釋負重的呼了一口氣,博物館裏的嚴肅氣氛加上那個男人沙啞的聲音實在是令我感覺到全身的不自在。我快步的走到了路邊,然後攔了一輛出租車。
吃過晚飯以後,我便坐在了電腦前,瀏覽著一些無聊的網站。還記得在放假之前我打算回家以後組織一次自駕遊。不過出了合肥這檔子事,這個計劃算是泡湯了。我是很喜歡那種一群人到野外去遊玩的感覺,關掉手機、忘掉煩惱,回歸自然,過上幾天閑雲野鶴般的生活。
我索性瀏覽起了關於自駕遊的貼吧。我不斷的翻閱著各類周邊自駕遊的帖子,在這座城市的郊外有很多迷人的風景,有的一些地方我之前去過。青山綠水、風景如畫,置身於其中,讓人流連忘返。
正在我陶醉於一張張秀麗的山水照片之中的時候,我突然看到了一行讓我心跳驟然加速的文字。居然有一篇郊遊帖子提到了地獄村三個字。我立即點了進去,看著這篇帖子的具體內容,我的嘴裏不由自主的哼起了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曲“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排,哇塞,哇塞,怪怪怪。”
帖子的內容是尋找一起郊遊的夥伴,發布的時間是三天前,出發的時間是明天早晨八點,集合地點是望溪公園正門口,目的地是地獄村。發表帖子的人還特意的介紹了一下地獄村。一個風景優美、與世隔絕的古老村莊,文字下麵還貼了一張極其模糊的圖片,不過大概能看出圖片的內容是遠處一個村莊的輪廓。我點進了那個發帖人的主頁,想看看他的個人資料,可是裏麵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