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誰搞垮了畢玉璽(2)(1 / 3)

當前被查處的官員中,有的領導幹部為給子女經商籌錢,直接挪用公款、貪汙受賄。此外,貪官們另一種權力變現的方法是,利用職權授意需要“報恩”的個人或單位,“照顧”兒子的公司,或者在背後參與經營,兒子則可以打著老子的旗號,利用老子的職務影響,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有時候,老子剛剛給別人批了一個項目,兒子隨後就去攬工程。以老子的權力作後盾,許多官員的子女從事著一本萬利的生意,在建築、房地產、工程招投標等熱門領域總是戰無不勝。

老子為兒子撐腰,兒子為老子撈錢。這種模式在近年來被查處的官員中屢見不鮮。一些領導幹部以兒子公司作為受賄的遮羞布,一旦案發,則大言不慚地推托說,兒子辦公司是他的權利,兒子的事情我不知道。實際上,兒子辦公司隻是個道具而已,老子才是真正的後台老板。由於這種腐敗是在自己權力管轄之內,因此特別容易實施。它無須經濟投資、技術準備,隻需要親屬手中掌握的公權力。而且,因為利益完全由家族獨占,所以腐敗動機特別充足,他們會不惜手段、不顧後果,導致衙內式腐敗極其普遍。

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官員利益團體不可能真正做到自己監督自己。

死心塌地,下崗工人在副局長身上看到了曙光

2003年11月1日,北京五環路舉行了盛大的全線貫通通車儀式。這條環繞北京98公裏的快速公路極大地方便了首都市民的出行。然而也正是這條路,把時任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長、首都公路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的畢玉璽從權力和貪欲的頂端拽了下來。2004年5月,畢玉璽涉嫌收受索取賄賂財物共計人民幣1004萬餘元,私分國有資產300萬元被“雙規”。同年8月,畢玉璽涉嫌受賄被刑事拘留。2004年5月至7月間,一個叫蘭義的通州人受到了司法機關調查,畢玉璽受賄事實陸續浮出水麵。

蘭義本是一個坐過牢的下崗工人,他有什麼本事成為畢玉璽的貼身“私人管家”呢?原來,畢玉璽曾患上嚴重的“抑鬱症”,是蘭義打開了他“孤寂清高”的心,蘭義迎合“老畢”的貪欲,無孔不入地進入畢家生活圈,並推波助瀾地幫助畢玉璽以及他的貪內助王學英用隱蔽手段聚斂錢財,直至拖垮了“畢家大宅”。

2005年3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畢玉璽受賄罪名成立,判處其死刑、緩期2年執行並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2005年8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被告人蘭義犯單位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蘭義和畢玉璽早在1987年之前就認識,當時蘭義在北京市通縣縣政府招待所任副經理,畢玉璽是通縣縣長。那時,蘭義和畢玉璽是很要好的朋友。畢玉璽很喜歡文藝歌舞,總是跑到招待所看表演,蘭義文化不高,但是總是會說幽默打趣的話兒,畢玉璽一向清高,卻很吃蘭義那一套,嚴肅的畢玉璽總是被逗得哈哈大笑。

從1991起畢玉璽調到北京市工作,兩人因此斷了聯係。1994年9月,蘭義因收受蔬菜公司一個部門經理的賄賂而被判7年徒刑。

1996年9月,蘭義終於盼到了減刑出獄的日子。在監獄裏時,他很渴望恢複到從前自由的生活中,可是出來後,蘭義卻迷茫了,他在監獄中度過的歲月正是大多數男人功成名就的年齡段。蘭義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在哪裏還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為此,蘭義頹廢了一段時間。而家裏人也是冷眼相向,他跑了幾次勞務市場,對方均以他年齡太大拒絕了他的應聘要求,他倒是因此與幾個下崗工人結為了好友。

後來,蘭義和幾名下崗工人一起湊了點錢,開辦了一個銷售水泥、石灰等建築用料的小公司。由於公司規模小,找上門來的客戶少,而且大家都沒有管理經驗,公司入不敷出。蘭義為了讓公司贏利絞盡了腦汁,這時候他聽說自己從前的“老朋友”畢玉璽已經高升為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長、首都公路發展有限公司的黨委書記兼董事長時,蘭義的眼睛一亮,似乎已經看見了一條鋪滿黃金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