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金融皇後(1)(1 / 2)

自稱“金融皇後”、“股市女神”的北京鐵路分局退休女工於湖,為了堵上自己炒股掘下的金融黑洞,製造自己投資股票高收益零風險的謊言,以炒股回報高額利息為誘餌,使用詐騙手段非法吸引社會資金,在短短7年時間內狂騙180多人的1600多萬元。2005年7月2日,在被詐騙的數十名被害人的注視下,於湖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集資詐騙罪一審判處其死刑,緩期2年執行,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股市造神,金融皇後橫空出世

1951年8月15日,於湖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家庭。她雖然能說會道口若懸河,但學習並不好。初中畢業後她就參加工作,到北京鐵路分局車輛段當了一名工人,之後結婚生子,日子雖然過得平淡清苦,但也其樂融融。直到1996年,她從北京鐵路分局車輛段退休,這一年,她45歲。

當了一輩子普通女工的於湖是一個心比天高的女人,她渴望成功和富有。她在工作的崗位上沒有創造人生的輝煌,便把退休後重新創業當作她生命的延續和全部希望,她盼望能夠創出另一番天地來。

靠什麼一下子富裕起來呢?於湖是一個大膽的女人,她退休的時候,中國大地上正在流行“股票熱”,不甘寂寞的於湖毫不猶豫地投入到這股流行風潮中。盡管她並不懂得金融,甚至也沒有多少本錢。

於湖開始把心思全部放在炒股上。從1997年開始,對股票知識一無所知的於湖參加了一個關於股票的培訓班,初步接受了一些金融知識的普及。這個培訓班“啟蒙”了於湖發財的心智,她覺得自己“開竅”了。掌握了一些粗淺證券知識的於湖開始投身股市,幾年下來,這名普通的退休女工竟然已經在證券界小有名氣,身上籠罩著“股市女神”、“金融皇後”等許多神秘的光環。

其實,從1997年開始投身股市的於湖雖然小有收獲,在股市中賺了一些錢,但也常常被套牢,但於湖與眾不同的是,賠錢的事情她從不對外張揚,越是賠錢她越是宣稱自己賺了大錢。於湖的這種自我吹噓,讓很多人一頭霧水難辨真偽。

於湖幾乎逢人便講股市之道,大談牛市熊市。漸漸地,開始有親戚、朋友將錢交給她,委托她炒股。剛開始的時候,於湖手裏並沒有多少錢,為了獲取更多的炒股資金,加上當時的股市處於牛市,於湖也確實賺了一些錢,於湖給別人支付的利息達到30%至50%。如此豐厚的回報令很多人趨之若鶩,這個消息很快傳開,一傳十、十傳百,找於湖“委托理財”的人就慢慢多了起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股市女神”於湖不但自己炒股大筆賺錢,還“熱心”幫助自己的發小、朋友、親戚投資股票、個人理財,甚至連素不相識的退休職工、下崗工人也在她的“幫助”之列。簡直就是股市裏的“活雷鋒”、“女菩薩”。

那麼,於湖憑什麼招數獲得別人的信任,輕而易舉地融資幾千萬元呢?

於湖的第一招是口軟懸河地自我吹捧。她常講:“在股市、期貨領域,十個人做,八個賠,一個平,一個掙,我就是那個極具天賦而不敗的掙錢的人,我現在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我上邊有信息,可以知道何種股票升值。你們隻要投資,一年可得12%的利息,要是投資100萬元,年利息可得15%。”

於湖對外宣稱:“你們把錢放到我這裏,不用你們自己去炒股,你們炒不好就把錢賠進股市了,我公司有高手運作,你們在家等著拿利息。有很多從股市撤出來的人將錢存在我這裏,我用兩年就給他們補回來了。”

於湖融資的第二招是善於自我包裝。凡初次與潛在的“客戶”接觸,於湖總是熱情地請他們到自己家中做客,並放映自己五十大壽時幾百名股民在中央電視台梅地亞中心為她慶祝的光盤,這是於湖專門請電視台的專業人士攝製的。壽宴場麵極其壯觀,那檔次仿佛跟國宴一般。在這場精心策劃的生日錄相中,股民們紛紛圍著於湖討教股市經驗,而號稱“一周賺一輛桑塔納,十餘天賺一棟樓房”的於湖,在這場令人豔羨的生日宴會上被譽為“金融皇後”、“股市女神”,甚至還有人把她稱作為“股民”謀福利的“菩薩”。

為了讓投資者相信她的能力,於湖出手闊綽,經常帶著投資者到野外度假遊玩,以此博得投資者的信任。據京郊某大型度假村老板介紹,於湖幾乎每周都請大批人員到度假村消費,所有費用全部由於湖埋單。

除此之外,隻有初中文化的於湖,卻自稱在大學裏學過金融,而且成績很突出。於湖向別人出示的身份是“北京市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財務經理”,還專門給自己配上了“司機”和“秘書”。說到這個財務經理的由來,也頗見於湖所下的工夫。經別人介紹,於湖認識了某投資公司的法人,於湖請那位法人給她安排個職務,那位法人礙於中間人的麵子,給了於湖一個財務經理的任命,後來才發現於湖除了口若懸河之外,在財務方麵根本就是個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