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區一個養殖場的普通工人,把自己偽裝成手中掌握著工程大權的廠長,靠著“顯赫”的身份,在騙吃騙喝之後還騙取了河北姑娘李嫣莉的貞操。等李嫣莉和表哥王春生最終發現這是一場騙局之後,上當受騙的表兄妹逼迫騙子劉玉奎拿出5萬元作為補償時,劉玉奎不堪逼迫,當著母親和李嫣莉等人的麵喝下敵敵畏自殺,李嫣莉和表哥演繹了一個現代社會逼死騙子的奇案。
受害人成了犯罪人。2004年11月30日,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一審判處王春生有期徒刑1年,李嫣莉有期徒刑10個月。
那麼,劉玉奎如何蒙混過關騙取了李嫣莉和王春生的信任?李嫣莉為什麼會心甘情願地投入騙子的懷抱?為什麼李嫣莉從受害人變成了被告?他們被詐騙後為什麼忍氣吞聲不向警方報案而采取非法的手段?
喬裝改扮,飼養員變成大老板
劉玉奎出生於北京市通州區一戶普通人家,雖然他能說會道,但他從小調皮搗蛋不愛學習,勉強混到高中畢業,就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劉玉奎跑到城裏找工作,可是一無所長的劉玉奎卻自視甚高,一般的活還不願意幹,他想幹的活,別人又不讓他幹,但是他認為自己早晚會出人頭地的。
在吊兒郎當地換了好幾個工作後,劉玉奎發現要在北京出人頭地,要麼有錢,要麼有地位,要麼有背景,而這些自己都沒有。但是劉玉奎也發現,一些外地來的打工仔也一無所有卻發了大財,有了錢什麼都有了,小蜜也是好幾個。劉玉奎眼紅得整天眼睛充血,尤其是當看見那些身姿妙曼的小蜜從自己身邊扭過時,他恨不得能把美人一口吞下去。
劉家也曾費盡心思想給劉玉奎找個媳婦,但遊手好閑的劉玉奎早就“名聲在外”,沒有哪個姑娘肯嫁給他。劉玉奎恨得牙癢癢的,心想,等哪天老子發大財了,你們想跟我我都不要。劉玉奎認為歸根到底,就是因為自己沒錢,所以沒有姑娘願意跟他。
在多重打擊下,劉玉奎痛定思痛,總結出自己這類人要想發財就得膽大的真理,既然很多人做生意賺了大錢,他就打算利用自己的口才融資做生意。1995年夏天,劉玉奎對親友們說自己找到了一個好項目,兩三個月就能成倍收回成本,如果他們能夠入股,不出半年就會成倍地分紅。在錢的誘惑下,親友們誰也沒懷疑他,紛紛出錢入股,但他拿走這筆錢後就不見了蹤影。
劉玉奎拿到這筆錢立即南下廣州去進貨,他萬萬沒有想到,初入商海的他卻被南方商人騙得血本無歸。被騙之後劉玉奎根本不敢回老家,而是留在廣州打工,一是想賺點錢,二是想趁此找到騙他的人。但是,劉玉奎在人生地不熟的廣州闖蕩得並不順利,不但錢沒有賺到,連騙他的騙子也沒有找到。
1999年的冬天,西伯利亞的寒流不斷南下,在萬物蕭瑟的寒風中劉玉奎灰溜溜地北上回到北京。幾盡周折,他總算找到一份工作,到一家大公司打工。
劉玉奎工作的這家公司的總經理是個派頭十足的老板,經常出入高級場合,那種一擲千金、奢華頹靡的生活超出了劉玉奎的想象,而大老板身邊的女人波濤洶湧,前仆後繼,更讓他心驚肉跳,心猿意馬。劉玉奎也發現這些女人幾乎都是為了錢,他聽說老板最寵的一個情人剛要來一筆錢,轉身就和自己的小白臉花天酒地去了。劉玉奎從心裏也看不起她們,可是自己沒有錢,至今還是光棍一根的現實讓他直不起腰來。
這些道聽途說的細節深深刺激著劉玉奎,但劉玉奎也慢慢開了竅,認識到一個人的身份在社會上生存的重要性,要是自己身上也罩上一層令人羨慕的光環就好了。在廣州被騙的經曆對劉玉奎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認為自己之所以被騙,是因為他輕易相信對方是腰纏萬貫大老板的身份。他想,別人能騙我,我也能夠騙別人,不就是改變個身份嗎?
要想行騙就得有充分的時間,而在市區工作沒有自由的時間,於是劉玉奎2002年到通州的一個養殖場去當了一名工人,這裏的活輕鬆而且很自由,但劉玉奎卻常常曠工。
既然在養殖場,劉玉奎便開始對外尤其是外地來的打工仔宣稱自己是養殖場廠長,爺爺解放前去了台灣,現在台灣的家族還有大量的遺產,他是合法的繼承人之一,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深信不疑劉玉奎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