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滿路春風探花及第一樽佳釀釃酒酬師(1)(1 / 3)

這回書話表安老爺家報喜的一聲報道:“公子中了,並且高標第六。”闔家歡喜非常。道賀已畢,便要打點公子進城,預備明了揭曉後拜老師、會同年這些事,此時忙得怎能分身再去梓潼廟赴那個題糕雅集,正要著人去辭謝,卻又不好措辭。恰好梅公子早從城裏打發人來打聽,說:“城裏已經報動,聽說公子中了,因關切遣人來打聽;果然恭喜了,便請公子張羅正事,不必赴約。”安老爺這裏打發來人,又專人前去道答,就便打聽那邊的信息。一時諸事停當,才打發公子進城。公子辭過父母出來,又到書房見過先生,然後才動身。

再講場中那天填完了榜,次日五鼓送到順天府懸掛起來。安公子同下場的那班少年,隻莫世兄中了,托二爺中了個副榜,餘皆未中。那場裏的三位主考,放榜後也便隨著出場複命;那些內外簾官,紛紛各歸寓所。

就中單講安公子那位房師婁主政,這個人雖生長在風高土厚地方,性情不免偏於剛介,究竟麵目不失其真。因他天理中雜了一毫人欲,就不兔弄成一個乖僻性情。自在場裏經了那番,才曉得雖剛方正直也罷,也得要認定情理,不是鬧得脾氣的;早力改前非,漸歸平易。因此出場後,便急於盼望這個第六名門生安驥來見,要看看他究竟是怎的個人,好細問他一個端的。恰好這日安公子第一個到門拜見,投進手本去,他看了連忙道請,安公子早已裼襲而來。他一看見是個風華濁世的佳公子,先覺得人如其文。當下安公子鋪好拜氈,遞過贄儀,早拜下去。他也半禮相還。

安公子站起來說道:“門生年輕學淺,蒙老師栽植,知感知勉。隻是自問閱曆未深,體用未備,此後全仗老師教誨。”他便一把拉住公子的手說道:“年兄,你我諸話莫談;我且問你,你平日作過一樁甚的大陰德事,先講來我聽。”公子被他這一問,一時摸不著頭腦,隻得答道:“門生在家閉戶讀書,懍尊庭訓,不過守著幾句入孝出悌的常經,那裏有甚麼陰德?便是有,既曰陰德,門生自己又怎的會曉?”婁主政一聽這話,心裏說道:“這個門生,且莫和他講文章,隻聽說話,就比我通些。”便又問道:“然則一定是尊翁大人平日有個甚麼大功行了?”公子忙道:“門生父親,平目卻是認定一片性情,一團忠恕,身體力行;便是教訓門生,也隻這個道理。要定說那一番是功行,門生一時都指不出來。”他聽了早大聲急呼的說了一聲:“如何,這就無怪驚得動那等兩個大力量的來玉成你的功名了。”安公子此時,如何想得到他這位老師,在場裏麵會見著他嶽祖父了,聽他說的這等離奇,倒覺駭異,不禁問道:“請示老師這活,因何說起?”他才恭肅其貌,鄭重其辭說道:“年兄,你今日束修來見我,其實慚愧。你這舉人不是我薦中的,並且不是主司取中的,竟是天中的。”說著,便把他在場裏自閱卷到填榜,目擊安公子那本卷子,怎的先棄後取的情形,從頭至尾,不曾瞞得一點,向這個門生盡情據實告訴了一遍。還道:“賢契,你看這段機緣,得不謂之天乎?倘然不是那個老人、那位尊神開我愚蒙,隻我婁蒙齋,蒙蒙一世罷了,豈不被我斷送了你一個真功名,埋沒了你三篇好文字?莫講我今日之下,沒福和你作這個通家,我婁蒙齋這場任性違天的罪過可也不小。你回去務必替我請教尊翁,這老爺和那尊神端的是怎生一個原由?我是要把這節事刻在科場果報裏邊,布告多士的。”安公子聽他講了半日,早已悟到他講的那老人所說的“予何人也?”那句話,自然該是自己的嶽祖老孝廉何焯;那位尊神所說的“吾神何來?”這句話,一定便是自己的嶽父,新城隍何杞了。但是想了想,今日初謁師門,怎得有許長工夫和他把《兒女英雄傳》前三十五回的評話從頭講給。隻得說道:“雖說如此,究竟仗著老師的力薦成全,才得備中。”那房師聽了大喜,茶添二道,論了會子安公子的詩文,又細問安老爺的官階年紀,才知是位先達,益加起敬。安公子也便告辭,準備去拜見座師。

接著城裏正有許多應酬,他因記掛著還不曾拜過父母,因此拜過座師,便一逕出城回家,在天地佛祠父母前磕過頭,便在上屋拜見了舅母、嶽父母,又去到何家嶽父母祠堂和先生館裏行了禮。重新回到上房,才把他見各位老師的光景,以至他那位老師講的話,細回了父母一遍。闔家聽了,無不驚疑讚歎。何小姐此時想起她父親來,未免一陣心酸,眼圈兒一紅,隻是在公婆跟前不好哀泣。不想安老爺早已淚流滿麵,嗚咽不止。一麵擦著眼淚,便向著太太說道:“我這位恩師再生之德,我不知受了他老人家多少裁成。不想今日之下,他老人家久歸道山,還來默佑這個小子,叫人怎的不感激而泣!”因又吩咐公子道:“至於你生受你嶽祖嶽父的栽培,從此更當益加感奮,勉圖上進,卻不可仗著這番鬼神之德,稍存一分懈怠。須知天道至近,呼吸可通,善惡禍福,其應如響。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嗬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古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