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滿路春風探花及第一樽佳釀釃酒酬師(2)(1 / 3)

“題目倒都擬得是的,隻是要作會試工夫,卻比鄉試一步難似一步了。鄉試年後,便算交過排場;明年連捷固好,不然,還有個下科可待。到了會試中後,緊接著便是朝考;朝考不取,殿試再寫差些,便拿不穩點那個翰林。不走翰林這途,同一科甲,就有天壤之別了。所以凡有誌科甲者,既中了舉,那進士中與不中,雖不可預知,卻不可不預存個必中之心,早盡些中後的人事。這人事要怎的個盡法呢?隻對策寫殿試卷子這兩層功夫,從眼下便作起來。我的意思,每月九課,隻要你作六課的文章;其餘三課,待我按課給你擬出策題來,依題條對。凡是敷衍策題,抄襲策料,以至用些架空排句塞責,卻來不得的。一定要認真說出幾句史液經腴,將來才好去廷對。你的字雖然不醜,那點畫偏旁,也還欠些講究。此後作文,便用朝考卷子謄正,對策便用殿試卷子謄正,待我給你閱改。非我見你既中了個舉,轉這等苦口求全責備,也慮著你讀書一場,進不了那座清秘堂,用個部屬中書,已就失之毫厘,謬之千裏了。再要遭際不偶,去作個榜下知縣,我便是你的前車之鑒,不可不知。”讀者隻看這位安老先生,怕作知縣算到了頭兒了,衛顧兒子也算到了頭兒了。但是也須有衛顧兒子的本事學問,倘我作者也有個會試的兒子,卻叫我和他講些甚麼來?安公子遵著父親的教訓,依然閉門用起功來,準備來年會試。

拈指之間,早又到了次年禮闈臨近了。安老爺正想著,這次不知是那幾位主司進去。不想得了信,這次的大總裁,又熟人多了。原來那時烏克齋已升了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內務府大臣;莫學士也升了侍郎;吳侍郎又升了總憲。三個一齊點進去,正是安公子的兩位先生,一位世弟兄。不消關節,隻看他的路數筆氣,那卷子也就是亮的了。何況他還是個門第出身的真實藝業,此番焉有不中之理?看看到了場期,那安公子怎的個進場出場,不煩重敘。等到出榜,又高高的中在十八魁以內。安老爺一家的歡喜熱鬧更不待言。緊接著朝考,入了選,便去殿試。那殿試策題問的是經學、史學、漕政、捕政四道。安公子經安老爺這幾個月的造就工夫,那本殿試卷子,真真作得來經經緯史,寫得來虎臥龍跳,欽派閱卷大臣把他優定在前十本以內。城裏有烏、吳、莫三位,這第一班最關切的人,還愁安老爺得不著信不成?

當日就早先得了個密信,暗暗放心說:“隻要在前十本,無論第幾,這二甲是拿得穩的,編修便可望了。”

到了升殿傳臚的頭一天,讀卷大臣先進上前十本去,恭候禦筆欽定那鼎甲一二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的傳臚,以至後六名的甲乙。上去之後,那班新進士,都在保和殿後左門外候旨,預備欽定下來。那個占了前十名,立刻就要預備帶領引見。這個當兒,除了那殿試寫作平平,自分鼎甲無望的不作妄想外,但是有誌之士,人人踮足昂頭,在那裏望信,想這個前十名,更想那前十名鼎甲的三名。內中隻有安公子,此時不但自知旗人格於成例,向來沒個點鼎甲的;便是他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兒了。心裏暗想:“便是取在第十名,也還在二甲裏。此番回家,上慰父母,所不待言;連我那蕭史、桐卿那個插金花、飲瓊林酒、作夫人的三個難題目,我也算交過兩篇卷了。”因此,他隻管在那裏一樣的聽信,卻比眾人心裏落得安閑自在。閑中無事,隻靠在後左門旁邊,望著大院子裏看熱鬧。隻見那座宮門的台階兒,倒有一人多高,正在左門掩著,隻西邊這問的門開著一扇,豹尾森排,雀翎拱衛,隻不聽得高聲說話。看院子裏那些預備帶領引見的官員,都在乾清門階下侍候聽旨。又有這班新進士的同鄉同中,至親本家,這日有事無事,都各各借樁公事來關切探聽。還有一班好事些的,雖然與他無幹,也要知道這科的鼎甲是誰。又有那些跟班的筆政爺們,更要竊聽個消息,預備在大人跟前,當個鮮明差使。一時那大院子,千佛頭一般,擠擠擦擦,站了一院子人,都揚著腦袋,向那乾清門上望著。那門上站的一班侍衛公,不住的在那裏吆喝:“積力汗!”積力汗者,清語聲音也。恐人多聲眾,雖聖人遠在深宮,一沒聽不見,防得是禦前大臣碰見,普化天尊般的一聲雷,那些侍衛公便持不住。

大家正盼望,見一個奏事黃門官,從門裏出來,宣了狀元、榜眼、探花、傳臚的名次。人多地方敞,一時有聽得真的,有聽不清的。還有站得遠些,擠在後麵的許多人,一個個矮身踮腳,長身延頸,半日還不曾打聽明白狀元是誰,又彼此探問。傳說了會子,才知那一甲一名狀元姓奚,江蘇人,名叫奚振鍾。一甲二名榜眼姓童,浙江人,名叫海宴。一甲三名探花,便是正黃旗漢軍人安驥。二甲一名傳臚,卻是個姓馬的叫馬行顯。

那狀元、榜眼、傳臚的一班親友聽得,個個歡喜,所不待言。隻忽聽得本科探花點了個旗人,個個驚畏,都說:“這實在要算本朝破天荒的第一人了。”紛紛納罕。那知當時清朝兵民畏法,官吏知法,大臣執法,聖天子神明乎法。原來那日進士前十本殿試卷子,聖人見那第三本,雖然寫作俱佳,隻是策文靡麗而欠實義,字體姿媚而欠精神,料不是個遠大之器。及至看到第八名安驥,這本不但寫得黑圓光潤,那策文的經學史學兩條,對得本本源源;漕政、捕政兩條,對得條條切中利弊。天顏大喜,便從第八名提前來,定了第三名,把那原定的第三名,改作第八名,因此安公子便占了個一甲三名的探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