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互助青稞酒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術語和定義、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誌、標簽、包裝、運輸、貯存。
本標準適用於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批準保護的互助青稞酒。
2.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T 191包裝儲運圖示標誌(GB/T 191—2000,eqv ISO 780:1997)
GB 2757蒸餾酒及配製酒衛生標準
GB/T 5009.48蒸餾酒及配製酒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GB 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 10344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
GB/T 10345白酒分析方法
GB/T 10346白酒檢驗規則和標誌、包裝、運輸、貯存
GB/T 10460豌豆
GB/T 11760米大麥
GB/T 15109白酒工業術語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年]第75號令
3.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
互助青稞酒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限於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批準的範圍,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6°30′~北緯37°09′、東經106°46′~東經102°45′之內的互助土族自治縣現轄行政區域。
4.術語和定義
GB/T 15109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4.1互助青稞酒Huzhu highland barley liquor
以優質青稞、豌豆和水為原料,在互助土族自治縣地域範圍內利用其自然微生物按互助青稞酒傳統工藝生產的酒。
4.2互助青稞酒大曲Huzhu highland barley liquor brick shaped raw starter
以優質青稞、豌豆為原料,按互助青稞酒傳統生產工藝製成兩種糖化發酵劑,在冬春季節製得中低溫曲,名為“槐瓤曲”;在夏秋季節製得中高溫曲,名為“白霜滿天星曲”。
4.3酒齡storage time of liquor
互助青稞酒的基酒、調味酒在容器中貯存老熟的時間,以年為單位。
4.4發酵周期fermentation cycle
從原糧蒸煮、散冷、加曲、入窖發酵、出窖蒸餾到丟糟的時間。
5.要求
5.1原料
5.1.1水
取自互助土族自治縣轄區威遠古井之水或等同水源,符合GB 5749的規定。
5.1.2青稞
產於青藏高原的無汙染地區,符合GB/T 11760的規定。
5.1.3豌豆
符合GB/T 10460的規定。
5.1.4大曲
采用互助青稞酒大曲。
5.2釀造環境
該區域位於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三麵環山,常年氣流穩定,毗鄰原始森林,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季幹旱少雨,氣溫上升緩慢,夏季涼爽,秋季雨量集中,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1.0~2.4℃,年平均日照2593h,無霜期60~85d,年平均降水量534.2mm左右,適於互助青稞酒微生物的穩定繁殖。
5.3生產工藝
互助青稞酒是傳統工藝與現代生物工程相結合的產物。采用經貯存三個月以上的兩種互助青稞酒大曲按比例混合使用。釀造工藝為“清蒸清燒四次清”,大、二發酵時間各25d,三、回糟各15d,從原糧投入到丟糟合計80d,整個發酵遵循“養大、保二、擠三、追回糟”的原則。成熟酒醅經蒸餾、量質摘酒,按純正、醇甜、爽淨三個典型體分級貯存,基酒酒齡不少於1.5年,調味酒酒齡不少於3年。基酒經過分析、嚐評、勾兌、調味、陳釀、檢測合格後包裝出廠。
5.4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
5.5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
5.6微量成分比值
微量成分比值。
5.7衛生指標
按GB 2757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