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活著的時候極愛養花種草,他養得最多的是燈籠花,書名叫“倒掛金鍾”,紅的白的粉的紫的漂亮多姿,爺爺以越來越多的品種為榮,逢人便向人家炫耀講解。還有一種花叫“海棠花”,也是好幾種顏色,這些花一般都是爺爺跟別人討要的,他給人家看病看風水從不收取他人錢財,給他一棵小花他就高興極了。我結婚之後爺爺送我一盆二十年花齡的仙人球,周邊長了好幾個小球,開鵝黃色的小花,每當我給花澆水的時候都不免想起爺爺。
爺爺抽煙,卻不厲害,爺爺有好幾個煙袋,其中有個煙袋嘴是翡翠色的很喜人,不知是不是翡翠?爺爺喝酒,也不厲害,每天中午一小盅,七錢,不就菜直接下肚。爺爺喝茶,隔三岔五地喝,多是綠茶,基本都是在外地工作的叔叔捎回來的。逢年過節我們去看他,他總會喊奶奶趕緊泡茶,有些茶都過期了他也不知道。爺爺愛吃甜食,糖果是他的最愛,特別是那些五彩繽紛的糖果紙,他象小孩子一樣收滿了炕席底。爺爺字寫得很好,九十歲的時候還能捏著鋼筆寫些蠅頭小字。他的許多線裝書其實都是他自己抄寫的,毛筆小楷,幹淨大方。爺爺還有個良好的習慣就是記事,每天的收支進出,迎來送往的都記在一個本子上,奶奶說生產隊的時候爺爺做過一段日子會計,想來這也與他的人生經曆有關吧?
很多人對死去的人的遺物有所忌諱,甚至在夢中相見也會生出許多畏懼,我卻一直在思念著爺爺,懊悔自己未能見到他最後一麵,好多次夢中見他都是慈祥和藹的樣子。前年我去鄉下老屋找到一些爺爺留下的書籍物件,一點一點感受他的生活態度。爺爺不但是個心靈手巧的人,更是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從這些遺留下的物件上折射出的爺爺像一座神秘的寶庫,越發地讓我悔恨從前的自己浮躁無知。那些用豬骨頭做成的小鏟小勺油滑細膩,宛如天成;那些銅鐵條條各取所用真是板上釘釘;那些大大小小的紙片上或留有生活小竅門或留有知識諺語……我從來不知這些東西是爺爺什麼時候弄得,他曆經風霜的一生還有哪些是我不曾知曉領悟的?我在夜深人靜的燈下翻閱他從前抄寫的書稿,一字一畫,一本又一本,上涉天文下及地理,可見在那個年代裏爺爺是個多麼好學又博學的人嗬!……
想起爺爺,總免不了掉淚,也深知爺爺為什麼對我寵愛有加,我的骨頭裏有太多與爺爺相似類通的東西。隨著年齡漸長才慢慢悟懂一些道理,一個人的成長與他的生活環境裏是否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東西是分不開的。有書上說“人的個性特征等等一般會在九歲左右定型”,大概就是指環境造就人吧?!
我很欣慰有這樣一個爺爺,每每想起他來都恨不得時光能夠倒流,讓現在的我與他一起習古學今,讓我有更多機會與他親近,從他那裏了解相隔百年的生活軌跡曆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