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30歲後,忙要忙到點子上(1)(1 / 3)

越忙越窮的“窮忙”一族

在人們習慣了“月光族”說法時,“窮忙族”也悄然興起。“窮忙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每天不停歇地忙忙碌碌,卻不知忙些什麼,為什麼而忙,看不到效果,也看不到希望。每天疲於奔命,沒有時間充實自己,不但腦力退化速度越來越快,職場競爭力也越來越弱。

30多歲的人如果一年未加薪,3年未升職,一周工作超過54小時,忙來忙去卻依然無力置產,甚至還要擔憂養老金從何而來,那麼你已經成為了一名“窮忙族”。

“窮忙族”的出現是一種社會現象,是隨著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而產生的。有人把“窮忙族”的特征歸納為“窮忙族”=“月光族”+“過勞模”。但根據眾多被調查者的事例顯示,更確切地說,“窮忙族”應該是比“月光族”更窮,比“過勞模”更忙的群體,即“窮忙族”=比“月光族”更窮+比“過勞模”更忙。

楊晨是一家媒體的主編,他的月薪收入不菲。剛畢業時他進入報社擔任記者,每天忙忙碌碌地尋找新聞線索,感覺壓力很大,卻又找不到真正的頭緒。每周記者部主任安排的采訪任務都無法正常完成,有一陣子,他萌生了辭職的想法,但是想想現在社會上湧現了那麼多的大學畢業生,而工作的機會並沒有增加多少,於是咬咬牙留了下來。

經過近4年的辛苦拚搏,楊晨已經30多歲了,現在他已經從普通的編輯記者升為了執行主編。事業算得上蒸蒸日上了,可身體卻嚴重透支。盡管他穿的服裝越來越高級,可是身體狀況卻每況愈下,臉上總能看到揮之不去的倦容。他看似是一個成功人士,其實扮演的是“重要人士”的角色,單位從上到下,事事都離不開他,在別人眼中張晨似乎就是鋼鐵巨人,永不疲倦,可是艱辛隻有他自己心裏最清楚。假如不工作,他將一無所有,但是工作對他來說反而是一劑強烈的衰老藥。

如今,越來越多的上班族抱怨自己是“窮忙族”,其中不乏一些月薪近萬元的白領。其實不管我們今天拿著高薪還是為生存而忙著,關鍵看你忙得是否有價值,有希望。無目標的忙,隻會導致明天的“窮”。30多歲的人已經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工作也有四五個年頭了,如果還處於一個“窮忙”的狀態,那就一定要好好地找找原因,看一看自己忙碌的價值在哪?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被卷入了“窮忙族”的圈子。他們沒有經濟基礎,完全靠白手起家。他們為了在大城市裏有個棲身之地而忙,為了避免因公司效益不好被裁員而忙,為了自己或親人生病不把積蓄花空而忙,為了孩子入托入學不斷攀升的天價費用而忙。然而忙是忙了,不知不覺間他們卻又發現,越忙房價越高,越忙物價越漲,越忙就業越難,而時間越忙越少,工資越忙越低,身體也越忙越差。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初期,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在這段時期中,窮忙的人們所承受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窮忙”就像個旋渦,陷進去越深越難抽身出來。那麼30多歲的人該如何有效脫離“窮忙族”呢?

1做好職業規劃,忙得更有價值

當我們有了明確的職業規劃以及清晰的職業目標時,就會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裏工作,是為了積累經驗還是為了提升技能,或是為了曆練些什麼。對於一個希望職業有所發展的人來說,明確知道自己所要的,為工作賦予意義,這時候哪怕再忙再累,也會覺得非常有價值。

2做好職業規劃,忙得更有效率

做好職業規劃後,定位就會清晰,目標自然明確。30歲的人現在的任務就是如何有效地一步步靠近目標,直至實現。他們會努力尋找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對於自己來講,哪些是需要提升的,哪些是需要鍛煉的,哪些是自己比較有競爭力的東西,都會一目了然。每一天的忙碌都是直奔目標主題,正確並高效,減少了因盲目而多走的彎路。有目標的忙不是負擔,更是一種動力。

3做好職業規劃,忙得更有效益

因為對工作的認同,對所從事的職業的認同,所以會更加地投入工作,對工作的主動性也會大大增強。而當30多歲的人對工作更加投入的時候,他們的職業競爭力相應也提升到更高,這時自然會給企業給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更多的財富,而他們得到的回報也一定是豐厚的,其中包括名譽上的、物質上的、精神上的等,都會很快來到身邊。

在現今社會,如果30多歲的人還在“窮忙”,請務必認真想一想,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當前的工作是否有利於你職業規劃的實現?如果回答是清晰而肯定的,那麼恭喜你——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如果回答是否定的,請不要在浪費生命了,立即著手改變!

學會說“不”,不要讓別人浪費你的時間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由於愛麵子而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一些要求,結果無端地浪費了很多時間。“逆來順受,才能飛黃騰達。”這似乎已經成為當代職場的“最高指導原則”。因為如果表示反抗或拒絕,就可能麵臨一連串的麻煩:上司的不滿、顧客的投訴、同事的懷恨在心,如果僅僅隻是因為一個“不”字,就要讓自己麵對如此難堪的局麵,似乎不太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