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永不丟失的真誠(1 / 1)

夫妻雙雙都是江南水鄉一所中學的教師,20年從教,觀念不舊,物質生活不差,那份質樸不變。

水鄉風景誘人。過節時,城裏親戚都聚在那家,其中有女主人的侄女——大學剛畢業的銀行職員。

我們到達的當天侄女打算告辭,臨走前她的一隻白金戒指怎麼也找不著。怕誤了班車,女主人說,你先走好了,我幫你找。

侄女走後主人夫婦陪我們撐小船過小橋穿小巷,晃晃悠悠,直到天黑才回。晚飯用畢他們才想起戒指的事。在床底下、沙發縫裏、食品櫃角找了個遍,沒有。想起上午侄女曾花兩小時幫著理薺菜,而薺菜皮已與垃圾一起倒掉,便手提節能燈到樓下垃圾箱裏翻了個遍,仍沒有。

正折騰著電話鈴響了,已經回到城裏的侄女焦急地詢問戒指的下落。女主人說:別擔心,肯定在的。並問它值多少錢。侄女說了個數目不少的價,我們這些客人都有些不自在起來。女主人仍不緊不慢:在我這兒,不會丟的。

電話掛斷,眾客人都自告奮勇要幫著徹底尋找,女主人卻笑著說:沒事的,明天再找。

次日早起,女主人忽地想起什麼,從放針線雜物的小抽屜裏搗鼓出一樣東西,問眾人道:莫非是它?

眾人湊近看,一個簡單的小箍,一粒小小的鑽石,式樣毫不起眼,卻正是那枚白金戒指!

女主人頓時雙頰飛紅:昨天我倒是個舊窗簾箍呢,隨手就扔進抽屜了,害得大家虛驚一場……她帶著一臉“肇事者”的歉疚表情。

我立刻告訴她我真羨慕她。她說不會丟失,就真的沒有丟失。本來沒有丟失,即使一時找不著她也堅信不會丟失。永不丟失的,恰是她對物欲的平靜和對他人的真誠。

生活悟語

真誠之所以感動他人,因為它是人人都需要卻又十分珍貴的東西。生活中是因為有了“真實”和“誠意”,才讓我們信感溫馨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