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快樂的分享(1 / 1)

張廣山在念中師時,曾在省報寫了一則小文,得了三塊錢稿費。很多同學要他請客,他很為難,才三塊錢,買什麼好呢?班上的生活委員說:“這容易,你把錢給我吧。”當天下午,生活委員在黑板上寫出通知:本班某某為慶祝處女作發表,定於本周周末,請全班同學進城看電影,並招待冰棍一支。

全班同學一片雀躍,像過節一樣等待周末的到來。學校離城八裏地,大家都是走路去,走路回,一路歡天喜地。後來生活委員找張廣山結賬:電影票每張5分,冰棍每支2分,全班42人,共開支2元9角4分,“還剩6分錢,給你。”

那次請客,同學們都很高興。許多年以後,還有人說,那一回張廣山給了他們一個快樂的周末,他自己也高興了很久。後來他也曾多次請客,花費也大,但從沒有那樣快樂過。為什麼呢,因為那次請客,是樂在簡單。

那年張廣山下放在鋼廠勞動,廠長很看重宣傳工作。他規定,隻要在廠裏或市廣播站播出一篇文章,廠裏就獎勵5毛錢。那時在高溫爐前加一個班,也才5毛錢。於是張廣山拚命寫廣播稿,因為5毛錢一篇的稿酬,在他認為是很豐厚的回報,每年都要寫上一百多篇。那些年,寫廣播稿,是他最大的快樂了,而且以此為榮,津津樂道。

後來,當他看到別人一部書稿賣上100多萬,張廣山對寫廣播稿再也沒有了興趣,那5毛錢的快樂也就沒有了蹤影。當年那寫廣播稿的快樂,是樂在知足。

生活悟語

快樂是生活的賜予,我們誰都可以擁有。它不是商品、不是誰的專利。快樂不用錢買,但也不是俯拾皆是。一個人快樂與否,要看你自己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它,你自己怎樣去尋找,去操作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