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2章 做出自己的選擇(1 / 1)

國際著名的精神病學家V·弗蘭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被關進德國集中營。他曾是一個弗洛伊德心理學傳統培養出來的宿命論者,這種心理學認為,你孩提時代的經曆鑄就了你的品格和性格,而且基本上決定了你整個一生。你一生的造化和大數已定,基本上可以說,你越不出定數。弗蘭克在納粹德國的死亡集中營裏,遭受了種種與我們的尊嚴感格格不入的虐待,甚至重複這些事就會使人不寒而栗。

他的父母,兄弟和妻子或死於集中營裏或被送進了毒氣室。除了一個妹妹,他的全家都完了。弗蘭克自己遭到了拷打和數不勝數的侮辱,從來不知道下一步是走進毒氣室呢,還是置身於“幸免於難”者的行列,那就是搬運遭難者的屍體或鏟除他們的骨灰。

一天,當他被剝去衣服單獨囚禁在一間窄小的牢房裏時,他開始意識到了他後來稱之為“最後一點人類自由”的東西,這種自由是納粹看守無法剝奪的。他們可以控製他的整個環境,他們可以對他的肉體肆意妄為,但弗蘭克是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人,他可以像一個旁觀者那樣注視著自己正陷入的境遇。他基本的同一性仍完好無損。他可以由他的內心來決定這一切將怎麼影響他。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即刺激和他對這種刺激的反應之間,存在著他選擇做出哪種反應的自由或權利。

每當他遇到這種殘忍虐待時,弗蘭克就會設想自己處在不同的環境中,諸如想象他從死亡集中營獲釋後在向他的學生講課。他會在教室裏以他心靈的眼睛描述他的狀況,並將他在嚴刑拷打中得出的訓誡告訴他的學生。

通過一係列這種心智、情緒和精神上的鍛煉,主要是運用記憶力和想象力,他行使起他所擁有的些微和萌芽狀的自由,直至這種自由變得越來越大,直至他比看守他的納粹獄守具有更多的自由。表麵上,這些獄守具有更大的行動自由——即在他們所處的環境裏進行選擇的自由;而他具有更多的心靈自由——即進行選擇的更大內在力量。他成為他周圍的人,甚至成為某些獄守的力量源泉。他幫助他人尋找蒙受痛苦的意義,尋找他們囚禁生活中的尊嚴。

之後,弗蘭克得出結論:“隻有一種東西是不可剝奪的:那就是人類的自由——在任何情況下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選擇自己獨特的行為方式的自由。”

生活悟語

世界上許多人說無法選擇,就不存在什麼個性自由。他們認為決定人的行為的隻是機遇。這種說法是比較偏激的。對於生活,我們有選擇權,我們能夠選擇,改變平庸的生活。你每天、每個小時都可做出自由的選擇。要相信你是生活的主宰,命運的主人。——這是你的人生,你必須掌握對生活的主導權,因為你的每個決定都影響未來。當然,也許你有一段不幸的過去,但這並不能否定你的未來,你的將會一生掌握在自己手裏,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就去改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