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羅大綱統領水師(1 / 2)

“胡老弟是太平黨的人?”

“不錯,此次前來,是邀羅大哥加入我太平黨,隻有我太平一黨,在洪先生的領導之下,才能真正扭轉乾坤。”

“我如何相信太平黨能做到?兩百年前,天地會也說能做到。”

“因為革命理念不同!”

“天地會沒做到,那是因為加入天地會隻是為了自己免受欺淩,相互救濟,抱團取暖罷了。而加入我們太平黨,則是為了救全天下的百姓免於奴役。孰能,孰不能,豈不一清二楚。”

羅大綱沉默不語,太平黨他早聽說了,在民間已傳得沸沸揚揚,更有傳言說洪秀全是赤腳大仙下凡。太平黨給他的態勢,就象初升的太陽。其發展之迅猛,令他感到驚駭。現在更是手握兩萬多軍隊,一直照此下去,這天,真可能會大變。

“聽說你們洪先生是赤腳大仙下凡,還能撒豆成兵!”羅大綱說道。……遠在黃埔島的洪秀全,突然打了個噴嚏,心想:“肯定有誰在說我壞話?”

胡以晃一愣,接著哈哈大笑,“羅大哥應該去見見洪先生本人,哪有什麼神仙下凡,都跟我們一樣,活生生一個人,但卻是一個大賢大能之人。”

“羅大哥是知道我所擁田產之巨,我已經全部變賣,將錢捐給了革命。你想,我不愁吃不愁穿,為何還要過上這刀口舔血的日子?那是因為在我們自己當家作主的國家裏生活,又是怎樣一副光景”胡以晃趁熱打鐵。

羅大綱聞之沉默良久,是啊,如果革命成功,我們就是國家的主人,再不用受人欺壓,總比這一輩子躲在深山老林裏強。

“我考慮好了,我加入你們。”羅大綱站起身說道。胡以晃大喜,也站起身來,緊緊握住羅大綱的手,興奮地說:“同誌!”

羅大綱手上有一支2000多人的隊伍,人數現在看起來不多,但貴在都是水軍,而這正是太平軍所缺的。在以前,船家人是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因為長期用力撐船,都有一雙大腳板,由於他們拉纖時胯部以下特別需要用力,所以臀部一般比農民的要大,這就造成了船家人非常適合在船上活動。而羅大綱的水軍,大部分都是長年生活在內河的船家人。

蒙江鎮位於蒙江與潯江交彙口,此地扼守潯江中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現在已成太平黨的轄區。胡以晃拿出了一封文書,上麵記載了洪秀全對於水師的規劃,以及水師今後的發展方向,那就是成為“海軍”,馳騁大洋。洪秀全對於水師,有著難以言喻的心情,後世的中國海軍,因為起點低,在某國的圍追堵截中,艱難的成長。要說難到什麼程度,那就是哪怕有了稍微一點成長,都能引起全國人的歡呼。

胡以晃讓羅大綱駐紮在蒙江鎮,招收新人,訓練水師。讓未來的海軍,先有了一個輪廓。

……

轉眼間,就到了1839年3月。

陽春三月的廣州城,依然是那麼忙碌。在十三行的港口處,平時除了搬運工,人數並不多。但這一天卻人聲鼎沸,仔細一看,盡都是給那些留洋學子送行的。一艘三桅大帆船停靠在港口邊。

自從洪秀全向伍崇曜提出了幼童留洋計劃後,伍崇曜在廣州周邊,篩選出了一批資質不錯的少年,其中不少是十三行行商的子弟,洪秀全也從廣西委托過來六十人,總共三百六十人。畢竟是善事,又不由官府出錢,官府對此並不反對。

學子們已經上了船,伍崇曜正跟一個船長打扮的洋人在交談。沒多久,隻見兩人互相擁抱一下後,那位船長攀著繩梯爬上了船。這時,船上不少學子擁到了碼頭這邊的船舷。努力想從人群中找到自己的親人,看這最後一眼。送行的人紛紛向帆船方向,踮起了腳,晃動著手臂。起先是一小部分人在哭泣,慢慢引起了所有人的哭喊。人們都擠到了船舷下邊,幸虧有不少碼頭工人牽起一條長長的纜繩,才把人群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