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英國漢普頓的維斯利伯爵得罪了皇室,結果被關進倫敦塔。當時,倫敦塔是專門關押重要犯人的,這裏潮濕陰冷,牆壁又高又厚,隻要被關進來,幾乎沒有人能活著走出去,他們即使不會病死,也會因為長期與世隔絕而變成瘋子。
維斯利伯爵住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幾乎徹底絕望,他想:與其在這裏度過殘生,不如早點了結算了!有了這種念頭,伯爵便不肯吃飯,但他又不甘心就這樣死去。在這種矛盾心情的折磨下,伯爵日益消瘦。
一天,他站在小窗下望著窗外的一小片藍天,沮喪地哀歎道:“我真是不走運啊!恐怕這輩子都沒有出去的機會了!”
正當伯爵自怨自艾時,突然,一個毛茸茸的東西跳上了窗台。伯爵嚇了一大跳,他定睛一看,這不是自己的小貓白花嗎?怎麼可能呢?他使勁揉揉眼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小貓“喵喵”地叫著,聲音那麼真實。
伯爵輕聲呼喚:“白花!”他一邊呼喚,一邊伸出手,小貓立刻從狹窄的縫隙中擠進來,跳進他的懷裏。伯爵發現自己不是在做夢,不禁緊緊地抱著小貓號啕大哭起來。伯爵左思右想,弄不明白小貓是如何找到自己被關押的地方,並順著煙囪來到囚室的,他怔怔地看著白花想:為了找到自己,它一定吃了很多苦頭,如果它能開口說話,該有多好啊!
獄卒也被忠實的白花感動了,他沒有向皇室報告,破例允許伯爵收留白花,從此,孤獨的維斯利伯爵有了一個夥伴陪他度過鐵窗生涯。
每天,當獄卒送來飯菜後,伯爵總是先喂給白花吃,就這樣,春去秋來,一人一貓相伴著度過了日日夜夜,直到白花老死在監獄裏。它死的那天,伯爵整整一天都不吃不喝。
白花死後,伯爵又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了,但他再也沒有產生自殺的想法。因為伯爵想,白花曆盡千辛萬苦找到監獄,陪伴自己度過了這麼長的時間,如果不活著出去,怎麼對得起它呢?1642年,詹姆斯國王上台,他下令釋放了維斯利伯爵。就這樣,在坐了51年牢之後,伯爵終於走出了倫敦塔,在監獄的曆史上,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出獄後,伯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人給白花畫了一幅大大的肖像,掛在自己的房間裏。
你還知道一些動物與人類的故事嗎?你認為人類應該怎樣與動物相處?
故事素材可用來說明和支持下麵的觀點:
1. 動物對人的忠誠、友好,能給人以心理上的安慰。
2. 珍愛、善待動物,動物也會與我們和諧相處,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隻要人不停止摧殘低等級的生靈,他就永遠得不到健康與和諧。隻因為人大規模地屠殺動物,所以他們將互相殘殺。播種殺戮和痛苦的種子是絕對不可能收獲愛和歡樂的。——[古希臘]畢達哥拉斯
一個民族的文明和道德進步的程度可以用其如何對待動物來衡量。
——[印]甘地
我跟貓玩的時候,誰知道究竟是貓逗弄我,還是我嬉耍它,哪個玩得更有趣?
——[法]蒙田
動物是最可親近的朋友,它們從不提問,也從不指責。——[英]喬治·愛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