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傍晚,坦山禪師與道友準備渡河,可是一時找不到渡船及船夫。
就在這個時候,來了一個美麗的年輕女人,這女人也想渡過河去。當發現沒有渡船及船夫時,她急得哭了,因為她必須在太陽下山以前渡河回到她對岸的家中。於是,坦山禪師自告奮勇地說願意幫助這個女人,他將她背在背上,從水最淺處渡過了河。
兩個月後,年輕的道友實在忍不住了,向禪師提到了這件事,問道:“作為和尚,你時常說我們必須緊守佛教戒律,不可接觸女人。可是,你怎麼可以在兩個月前背著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過河?”
坦山禪師微笑著回答說:“我的確在兩個月前曾經背過一個女人過河,因為那天她哭著說——她必須在天黑以前渡河回家,而那時又沒有渡船。早在兩個月前,我就把她放下了,可是我可憐的道友,在你的心上,你卻一直沒有把她放下!”
比較故事中禪師與道友各自的話,你讚成誰的觀點?說說你的理由。
故事素材可用來說明和支持下麵的觀點:
1. 動機純正,人就坦蕩踏實;心懷雜念,人就焦慮不安。
2. 為了更高層次的道德要求,有時我們必須打破常規戒條。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先秦]《論語》
一個問心無愧的人,賽如穿著護胸甲,是絕對安全的,他理直氣壯,好比是披著三重盔甲。那種理不直、氣不壯、喪失天良的人,即便穿上鋼盔鐵甲,也如同赤身裸體一般。——[英]莎士比亞
僅靠袈裟不能成為僧侶。——[美]富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