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閻樂依趙高指使,往殺二世,帶領士卒千餘人,行至望夷宮門。閻樂出其不意,喝令左右將衙令、仆射捆綁起來,故意責罵道:“有賊入宮,汝等何不攔阻?”衙令被縛,不知何事,及聞責備,便答道:“宮外四圍紮下兵營,士卒日夜梭巡,何得有賊敢入宮來?”閻樂不由分說,便將衙令斬首。遂帶兵卒,昂然而入。
一班衛士不知來由,未敢抵抗,竟中閻樂之計,被其騙入宮門。既到宮中,閻樂命兵卒放箭,向內亂射,所有侍衛、郎官及宦者,皆大驚失措,四散逃命。也有膽大者,向前格鬥,都被殺死,死了數十人,其餘逃走一空。郎中令趙成遂與閻樂領兵一同進內,仍令兵卒一路放箭,有幾支箭直射到殿中二世坐處帳幔之上。二世正在殿上,聞得亂事,心中大怒!急召左右近侍,近侍皆驚慌擾亂,不敢迎敵。二世見為首者乃趙成、閻樂,方知是趙高所為,回顧自己身邊,惟有宦者一人隨侍不去。
此時二世自知無救,連忙趨入內殿,此宦者一路隨入,二世因向之說道:“趙高安心造反,汝何不早言,以至於此??
宦者答道:“臣惟不敢多言,故尚僥幸偷活;若臣早言,久已誅死,得生存至今!”宦者說完,閻樂已領兵隨後追進。二世見無路可逃,隻得坐以待之。閻樂行近二世之前,數他罪過道:“足下平日驕傲放恣,妄行誅殺,所為無道。今天下之人,皆已背叛,足下速自為計。”二世道:“丞相可容一見否?”閻樂道:“不可!”二世道:“吾但願得一郡,降爵為王。”閻樂不許。二世又道:“吾但願為萬戶侯。”閻樂又不許。二世此時也不敢戀富貴,但求保全身家。便又哀求道:“吾情願與妻子同為黔首,丞相當必憐而許之!”閻樂道:“臣奉丞相之命,為天下來誅足下,足下雖有許多言語,臣不敢回報。”言畢,用手一麾,隨從兵士各舉兵器,一擁向前。二世遂拔出佩劍,自刎而死。
閻樂既迫死二世,立即歸報趙高。趙高便想篡位,直入鹹陽宮中,取了傳國玉璽,佩在身上,召集百官及左右侍臣。誰知,此一班人平日雖畏趙高,如今聞得二世已死,趙高竟欲篡位,各人心中卻不願意,竟無一人聽從。趙高自己便欲上殿,升坐禦座。說也奇怪,趙高一走上殿,忽覺殿宇全部搖動,似要傾倒下來,嚇得趙高連忙退下。到得庭中,回望殿宇依舊完好,心中不信,想是自己頭昏眼花,於是定一定神,複走上殿,那殿又依前搖動,如此三次。趙高心想:“天意不許,人心不從,乃是我命中無皇帝之分!”隻得罷手。
趙高雖不想為帝,卻想比皇帝降一級,作個一國之王。於是一麵遣人密報沛公殺死二世之事,欲與沛公立約,平分關中之地,各自稱王:一麵卻想暫立公子嬰為王,以順群臣之意,待得沛公允從其約,再將子嬰殺死。主意已定,遂召集諸大臣及諸公子,告以誅殺二世之故。又說:“秦本王國,始皇統一天下,故稱皇帝。現在六國複出,天下分裂,秦地比前更小,不可虛稱帝號,應仍前,改稱為王。二世兄子公子嬰,秉性仁儉,百姓歸服,應立公子嬰為秦王。”眾人聞言,不敢異議。趙高見眾人無甚話說,便令公子嬰齋戒,擇日祭告宗廟,受取玉璽。又下令以黔首之禮,葬二世於杜南宜春苑中。論起二世,身為皇帝僅得三年,末路欲求生為黔首,尚不可得,可笑亦複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