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衝破觀念的束縛(1)(1 / 3)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人際網絡之中,在周圍,有無數的“必須”、“應該”等世俗標準。於是你受之束縛,並成為其忠實的執行者,即一個完全受製於外界因素的人。無疑隻有從這些禁錮中超脫出來,才有可能切切實實地尋覓到人生中關於幸福、關於成功、關於快樂,甚至健康、文明、吉祥等諸如此類的美麗詞藻和閃光的概念。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於一個社會群體之中,因此,我們不可能是一個完全孤立的個體,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可能時時受到世俗的約束與製約。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應該”、“必須”等條條框框,它們編織了一個很大的誤區,將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網羅其中,而我們很多人往往習以為常、不假思索地照“章”行事。對於這些規則和方針,你也許不以為然,但同時又無法擺脫束縛,無法確定自己應該遵循哪些適用的規則和方針。

一、不要徘徊不前

站在原地,機會到手也會錯失。

自己應該學習四處走一走,不一定要離得很遠,這樣你就會發現許多新的機會在向你招手……

美國的詹姆斯博士曾將強者和失敗者加以比較,他說:“失敗者壓製自然地、真確地表達潛在的能力。如果他選擇的那條道路走投無路時,他不知道人生還有其他的路徑。他畏懼嚐試新的東西。他固守自己舊有的地位,他不是個創新者。他重蹈覆轍,他總是一再重複家庭和文化的不幸。當事業和生活遇到無可挽回的困境時,當一個更有誘惑力、更有發展前途的目標向自己招手時,失敗者沒有當機立斷、棄舊迎新的勇氣和毅力。”

兵法三十六計中有一計“走為上”,主張在戰鬥不利於己,且暫時無力扭轉的情況下,要引兵退卻,脫離險境,保存實力,等待良機。走為上計的方略,對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領域的競爭也是適用的。在這裏,走為上計的具體表現是“改換門庭”,更變單位,從甲地、甲單位轉往乙地、乙單位。

一個人事業的成功,既取決於主觀能力學識的強弱,又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和製約。在主觀條件一定的情況下,客觀條件的好壞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影響製約事業成功的客觀條件有三種:一是工作條件,如資料、設備、單位的工作性質等;二是人際關係條件,如領導是否支持、關心下屬,同事之間關係是否融洽等;三是生活條件,如住房、孩子上學、買菜買糧等等。前兩個條件更為重要。

生活實踐證明,年齡、能力、專業、性別、畢業學校等條件基本相同的同學,因為工作單位的條件不同,一些年後,事業進展往往大不相同。比如,在條件優越的名牌大學和研究院工作,占有豐富的科研資料,近水樓台,得天獨厚,如果不是朝三暮四、主觀不努力,一般都會學有所成;反之,在條件較差的地方,要想獲得同樣的成果,不知要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困難。因此,花費差不多同樣大小的力氣,有的人成果累累,有的人卻兩手空空。難怪有人唉聲歎氣,埋怨自己投錯了地方。

單位條件的好和壞,主要取決於是否能夠滿足人的需要及滿足的程度大小。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大多數人利益需要的單位,就是好單位。但是,同一單位,對於生活於其中的不同個人說來,意義和價值是不同的,因為人們的需要不同。單位的條件適合甲的需要,因此,對甲說來,單位是好的;同時,它不能滿足乙的需要,所以,乙認為單位不好。

另外,單位的條件和人的需要都是發展變化的。曾一度被人說成絕無僅有的好單位,後來條件變差了,不適合人們的發展需要了;或者雖然單位的條件依舊,但人的需求提高了,他要追求新的更高的目標,原單位的條件已經遠遠不足……

無論在哪種情況下,一旦一個人覺得工作單位的條件不利於自己的發展,且較長時間內也不會出現轉機,那麼便應該當機立斷,走為上計。古語雲: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就是這個道理。

現代人,特別是年青人,應勇敢地麵對現實,做反傳統的先鋒。麵向未來的闖將!要敢於急流勇退,一走了之!

人挪活,樹挪死。

二、偶爾玩點遊戲

遊戲不是孩子的權利。

在西方,遊戲既是孩子的,同樣也是大人的。遊戲能使人返老還童(精神上)——讓自己偶爾玩玩遊戲,能讓你變得年輕!

和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時光時,不妨來點遊戲;在寒冷的冬天的午後啜飲溫熱咖啡時,也可以順道玩些遊戲。想要打發時間嗎?想要讓相聚時的氣氛更融洽嗎?玩點遊戲是個蠻不錯的方式。

家庭聚會時,我們會花上好幾個小時玩玩“大富翁”,享受一下鬥智的樂趣;偶爾,我們也玩個“聯合國”遊戲來增進彼此的了解。居家生活裏,遊戲是增進彼此感情不可或缺的道具。

成年累月在外頭旅行出差,無聊的旅途中,除了工作、休息之外,也需要些娛樂來調劑身心。電影、閑書看久了也會膩的,這時候,將隨身攜帶的紙牌拿出來玩上一兩把,不失為緩減一下無聊氣氛的方法。